前不久去江苏某县农村采访,看到许多农家住进新房,房前和屋内收拾得很干净,绕到屋后,脏乱差触目惊心,一条小河上漂满垃圾,长满绿藻。当地人不好意思地说,小河小汊成了村里的“下水道”,这种现象很普遍。
江苏是经济发达地区,有能力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近年来随着大中城市的污水处理走向正轨,县一级的污水处理也向乡镇延伸。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有的地方办法想了不少,效果却没有预期好,原因就在于农村污水点多、面广,处理起来不容易。
不容易,体现在不能套用城镇污水处理方式。农村村庄分散,各个村庄人口数量不等,如果建设一个常规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既有投资大、管网配套难的问题,也有大量排出污泥、经常需要技术维护等问题。有的地方山地多,建设难度更大。放眼全国,许多农村都面临这些问题。
有人说,农村排放的污水不像工业污水那样“毒性”大,不必大惊小怪。实际情况如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有四成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其中化学需氧量占总排放量的43.7%,总氮、总磷占总排放量的57.2%和67.4%。看数字,足以惊人。谁若不信,请到农村污水直排的河里游一把,试试自己的鼻子、肠胃、皮肤是啥反应。
“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许多省做到了县县都有污水处理厂,工业点源排放的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大多做到了达标排放。相比之下,农村污水处理成了“短板”。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不重视这件事的地方,领导层需要尽快提高思想认识,重视了却效果不彰的地方,决策者要多接地气。
有的县、乡领导,不能说不重视农村污水处理,但想得太简单。看到其他地方污水处理做得好,也接触了几个污水处理设备供应商,便断然拍板:就用那个技术那个设备。钱花了不少,项目做得挺中看,但竣工后就不管不问了,结果运行费用续不上,技术维护跟不上,项目成了摆设。
真的重视,必须多接地气。比如,得弄清楚当地农村的污水来源及化学成分,是只有生活污水,还是生活污水与畜禽养殖污水混合排放,抑或畜禽养殖污水占大头?得问一下自己听说或者别人推荐的方法,会不会在当地“不服水土”?
评价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是否可行,要从造价不高、运行费用少、稳定达标、管理简单、无人值守、抗污染负荷能力强、机动灵活、占地较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真的重视,必须尊重科学。污水处理,不是拿把笤帚扫扫污渍,也不是拿个空桶把污水拉走了事,这是个技术活。领导不是专家、不懂技术不要紧,肯听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建议就行。就怕不懂装懂瞎指挥,或者不切实际地照搬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当然,专家和技术人员也要接地气。只有摸清一个村的特点,研发或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保证污水处理的设施好使、效果明显、作用持续、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