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中东部20余个省区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呈中度或重度污染。此前,哈尔滨出现雾霾,部分地区能见度一度不足10米,长春PM2.5超过500,就连较少出现雾霾的海南三亚也加入了雾霾天的行列。由于能见度下降,公交车迷路、骑自行车撞上前车等事故出现。不少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在街头上,我拉着你的人,却看不见你。一时间,对于雾霾的讨论再度升温。
面对雾霾的频繁出现,有的解释也越发骇人听闻。譬如有国外研究机构研究报告称,中国北方人因空气污染比南方人减寿5.5年等,从而引发了不少恐慌。如今,驱散污染空气、呼唤碧水蓝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眼下不少人甚至是谈霾色变,在部分城市,一碰到雾霾天,各大药店口罩脱销,堪比非典期间的抢购。
雾霾并非今天才有,但眼下明显是触犯了“众怒”,原因何在?
雾霾是工业化的变量,工业化会增加碳排放,并带来雾霾程度的增加。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工业化程度加深的阶段,把雾霾视为健康之敌,呼唤要有更清新的空气,反映出公众权益意识的提升,这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不可否认,PM2.5的走红未必没有过度反应的地方。这里面或多或少夹杂着对雾霾想象和恐慌的认识偏差,从而影响着人们正确看待和驱散雾霾的行动。例如,现在就有专家研究称,不能只把注意力聚焦在PM2.5上,PM10、PM0.5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一些公众对前者耳熟能详,对后两者却闻所未闻,于是常常难以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空气的质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
尽管存在着上述认知偏差,但值得庆幸的是,当雾霾的危害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时,它的末日也为时不远了。
有理论认为,环境污染会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的微笑曲线,即当经济在不发展的阶段,自然环境优美,污染很少。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会随之趋于恶化,而一旦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环境问题又将趋于减轻,最终实现又“富”又“干净”的局面。
曲线虽反映出环境状况的发展规律,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表明,曲线并非自然出现,而是需要外力因素促成拐点的到来。这个外力因素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减轻环境污染的强烈需求和社会压力,同时具备了减轻污染所需要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撑。这时,许多国家开始认识到污染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于是采取措施减轻污染,改善公众生活质量,并以此为经济继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揭示出,并非经济发展单一因素造成了“倒U型”,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主动调整政策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倒U型”的出现,实现了环境的美化和净化。
由此可见,雾霾也不完全是坏事。期待人们的关注能形成一种观念共识,不再以物质增长为唯一追求。进而,将这种共识作为一种倒逼机制和压力机制,切实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保技术的提升,建设更加友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