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中国“煤电之城”美誉的阜新市,作为中国首个资源型城市,曾经历过了资源枯竭、产业单一、结构老化的阵痛,发展之途荆棘满布、负重前行。但现如今,经过10多年转型发展,“煤化工之都”、“中国液压之都”、“中国氟都”、“中国风电之城”、“中国玛瑙之都”等一连串桂冠戴如今让这座“煤城”换发新活力。
阜新市委书记张铁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阜新市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拉动阜新经济实现了快跑。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9.9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7亿元,同比增长26.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4.6亿元,同比增长11.1%。投资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711个,总投资1302.5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竣工投产项目完成175个。
目前,阜新十大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已超过110亿元,入驻企业11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5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50%以上,项目总投资逾500亿元,对阜新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渐突出。
据统计,截止今年9月,十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以上。液压、铸造、农产品三个产业集群今年销售收入将超过550亿元,氟化工、皮革、林产品、新材料四个产业集群超过260亿元,新能源和玛瑙两个产业集群超过30亿元。预计“十二五”末期,十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达到2400亿元。
“在全力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同时,推进城市化进程。”张铁民还说,阜新市加快建设玉龙新城、沈彰新城、温泉新城、现代皮革新城、蒙古贞新城5个新城,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
与此同时,阜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阜新境内有6条高速公路贯通,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今年年底竣工后,将进一步缩短与营口、大连两个港口的距离,阜新将成为沿海型城市;设计时速300公里、途经阜新的京沈客专建成后,阜新到北京仅需100分钟,到沈阳只需30分钟;阜新军民合用机场建成后,将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辽西北供水工程实施后,将为阜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