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武汉“三步走”培育世界城市
时间:2013-10-07 17:59:21  来源:中国规划网 

    “规划大师芒福德在70年前说过一句话:‘城市的意义在于关心人、陶冶人’,这也是武汉全景的发展目标。”昨日,《武汉2049》规划编制领衔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表示,武汉2049规划将从“关心人、陶冶人”的角度,从活力城市、高效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包容城市五个层面,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36年后的武汉是什么样子?武汉2049远景战略规划为市民描绘出了美好图景,也为实现这一蓝图画出“三步走”路线图。

  两种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纵观国际大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在经历了工业化阶段之后,工业化的中后期都会出现一段时期的二、三产业比重相似的交织阶段,武汉当前正处于这一产业交织期。此时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决定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武汉2049》规划,分析了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产业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再工业化模式:以合肥、长沙、郑州等城市为代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是工业超过第三产业,二、三产业平行发展一段时期后,工业再一次反超,继续保持工业基地的作用。

  第二种是国家中心城市模式:以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第三产业超过工业以后,就出现第三产业持续增长的局面,产业结构更加倾向于向服务业转型,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武汉2049》规划为武汉长远发展选择了国家中心城市模式。

  “三大步”迈向2049

  基于武汉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未来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武汉2049》提出武汉从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再到培育世界城市的“三步走”路线图。

  第一阶段:国家中心城市成长阶段

  重点打造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影响范围主要在中心城和“1+8”都市圈,产业表现是工业加速与服务强化。

  这一阶段,武汉的世界城市核心职能是现代物流、贸易、高端制造等高端生产相关职能,其次为创新、国内交通门户等职能。

  第二阶段:国家中心城市成熟阶段

  武汉影响范围从“1+8”都市圈扩展到中三角,产业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向区域转移。

  这一时期,武汉的职能重心向技术创新、区域金融中心、亚太总部集聚、亚太交通门户等核心生产服务职能转变,同时兼顾贸易、现代物流与高端制造功能的整体提升。

  第三阶段:世界城市培育阶段

  武汉影响范围开始从中三角扩展到更广泛区域,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消费服务为主导的产业表现。

  武汉的核心职能开始朝向更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核心职能在于文化集聚度、国际交通门户、国际企业总部以及金融创新等。

  36年后,在武汉这样生活

  活力城市

  三环内打造“活力中心城”

  武汉三环长度约为90公里,其内面积约为530平方公里,这里也将是武汉提升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体系中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功能区。

  《武汉2049》提出,在三环线范围内致力打造“活力中心城”,具体实施“疏、增、联、串、提”五种策略:疏,控制人口大规模增长,外迁低效工业企业;增,增加高端生产服务和开放空间,提高夜间活力;联,串联城市中心,构建沿江服务轴带;串,开放滨水空间,串联慢行系统;提,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

  高效城市

    鼓励合乘,小车搭载两人以上可走专用快车道

  交通拥堵,是困扰现代大城市的通病。破解这一难题,武汉未来将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导构建交通体系。

  规划构想,未来出行方式中,市民选择步行的大于50%,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大于30%,自行车出行大于10%,小汽车则小于10%。

  更为具体的目标中,市民步行400米可达邻里中心,步行800米可达居住社区中心。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将高于60%。

  更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将与之配套:武汉主城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100%,800米轨道站点覆盖率85%以上;步行5分钟可到达公交站点,步行10分钟到达轨道交通车站。

  为节省道路占有率,《武汉2049》规划鼓励市民合用和租赁汽车。道路上将划出专门的特快车道,供载有两人以上的小汽车行驶。

  绿色城市

  50个郊野公园守护绿楔

  智能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北京的发展历程证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第二道绿化隔离带都被蚕食了,只有建成人们活动的场所,才能真正把绿色守住并且发挥它的效用。”李晓江称,新建的50个郊野公园将成为未来主要的休闲娱乐空间。

  同时,我市规划构建“郊野—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系统。其中,武汉郊野绿道的宽度约为100米,沿道路和水系的绿道两侧各保留50米绿带,规划城市绿道的宽度为20米,沿河两侧各保留10米的绿道。

  目前,光谷地区已经率先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但这只是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

  《武汉2049》规划的未来生活里,市民可在家接入清洁能源,并将清洁能源进行储备;智能变电系统“贴心”调节室内灯光和温度;智能楼宇、家居等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智能电网可视化平台,让你千里之外都能掌控家中一切。

  宜居城市

  建立15分钟半径“个人生活圈”

  “真正的宜居要深入到社区,深入市民每天生活的尺度里”。李晓江说,武汉未来发展趋势应该主要以“家、服务设施和交通节点”这三个要素,组织15分钟半径的“个人生活圈”。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湿地之城”的美誉,但公园绿地却相对缺乏。据统计,现在主城区步行10分钟可达公园的覆盖率仅为57%,主要的公园绿地集中在长江江滩、汉江沿岸、环东湖等地区,分布不均匀,总体覆盖率较低。

  《武汉2049》规划提出构建的个人生活圈里,市民在主城区任何一处步行10分钟,相当于步行800—1000米,就到达公园;骑车15分钟,相当于骑自行车4-5公里就能见湖。

  为此,我市要规划新建15个大型城市公园,成为城市“绿肺”和吸引游客的场所;通过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建设65个街头公园;开放113个学校运动场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