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陕西陈炉:千年陶瓷古镇借力旅游焕发新机
时间:2013-09-29 08:25: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薛艳雯,张晨俊 

    新华网西安9月28日电(记者薛艳雯 张晨俊)拉坯、刻花、绘花……来自陕西省内多地的制瓷匠人在27日“世界旅游日”齐聚陈炉,在这座有“北方青瓷之都”之称的西北古镇展开一场陶瓷制作技艺大比武。

  这是陈炉古镇举办的第三届陶瓷文化旅游节。除了陶艺比赛,还有传统的祭祀窑神仪式。这座古瓷镇,近年来规划开发旅游业,意欲传承发扬千年耀州瓷及其技艺文化。

  被誉为“东方古瓷艺术活化石”的陈炉镇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陕西省铜川市,是中国古代名窑耀州窑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耀州窑唯一遗存“炉火千年不绝”的烧造基地。

  陈炉镇因“陶炉陈列”得名,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炉山不夜”的盛况成为“同官八景”之一。

  该镇烧制陶瓷的历史可上溯到1400年前的北周时期,后经唐、宋,至明、清达到鼎盛,延续至今,创造了世界上同一地方陶瓷烧造时间最长的纪录。

  最新考古发现,陈炉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30余处,古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面积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炉山之巅、群山围抱的陈炉像一口大盆,居民沿盆边坡势依次筑起窑洞和窑炉,往往地势稍高一家的院落就建在地势低一家的窑背上,层洞错杂,当地人有“你家的窑背我家的院”之说。

  漫步小镇,古风瓷韵随处可见。古窑场历历在目,古瓷片俯拾皆是。当地人深谙废物回收利用之道,用废弃的匣钵、残破的缸瓮垒起状如蜂房的罐罐院墙,又用残碎瓷片装点出各色图案来铺设乡间小道。就连烟囱上、房顶上、树上,都用陶壶陶杯陶碗装饰。

  镇上很安静,偶有老人坐在墙根晒太阳拉家常,或是妇女抱着娃走过瓷片小道。但各家的陶瓷作坊里却是一片土与火的忙碌交响。“和土为坯,转轮就制”一转千年,陈炉陶瓷烧造技艺属目前世界上最原始的手工工艺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采料制泥、转轮拉坯、刻花上釉、装窑再到烧窑,经过70多道工序,一件釉色光洁、胎体玲珑、图案古朴、击声铿铿的耀州青瓷器从陈炉工匠巧手中诞生。

  千余年来主要用作生活器皿的陈炉陶瓷,今日却日渐式微。

  “近年来南瓷北上,东瓷西进,再加上塑料和金属制品等现代工艺的流行,陈炉粗瓷的市场受到冲击,”在陈炉从事了近50年陶瓷生产的65岁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崔鹏说,“而且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和旧式私人家庭作坊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产量有限。资金不足又导致人才外流、断代,继续生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受限。”

  为保护千年古镇原始风貌,传承和弘扬耀瓷文化,陈炉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成立,以“恢复原貌,传承文化,彰显特色,群众参与,科学开发”精神为指导,制定了《陈炉古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把古镇景区打造成国家级陶瓷创意产业基地、古镇传统产业升级创意新典范。

  铜川市政府也鼓励和扶持个体开设DIY陶瓷家庭作坊。挖掘陈炉古镇独有的文化内涵,研究开发和包装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去年该景区吸引了游客38万人次。“我家瓷坊五六年前就开设了游客制作陶瓷体验项目,”王家瓷坊第6代传承人王战军说,“游客多了,陈炉陶瓷的名气也就大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