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可以按每克重量销售?”这个“神话”如今在福建省闽候县溪头村成为现实。
1983年创建的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经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专家30年努力,承载着深厚科学数据的土壤,成为同类研究典范,引起国际同行重视,其科学价值远超过黄金。
这块占地50亩的神奇土壤,能揭示南方红壤质量与“生命”的演变规律、绿肥种植与培肥地力、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农田面源污染与治理、重金属源头监测与控制、施肥耕作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等关系。
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大、江西及福建的专家,26日来到闽候县白沙镇溪头村现场考察野外观测站,肯定“着眼长远、开放协作、润育万物、兴农富民’的试验站精神,并围绕土壤有机质演变、红壤退化与生态修复、土壤改良与培肥地力、土壤环境与污染治理、资源循环与食品安全等进行学术研讨,致力打造生态田园。
在溪头村的观测试验站记者看到,设立的农田气象野外自动观测台,能自动采集二氧化碳、地温、气温、湿度、雨量、风向、风速、土壤水份、太阳幅射、光合有效幅射等数据,传送到中心服务器,通过专门网站免费发布,服务农业生产。
经历了30年试验的农民刘慎斌介绍,通过秸杆肥田、冬季种植紫云英肥田,可替代稻田40%的化肥,生产有机稻谷每亩节省成本55元,每50公斤有机稻谷可增收30元。
由福建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承担的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建于1983年,全国化肥网闽候白沙肥料长期定位试验,配备自动气象观测台,围绕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按照统一指标与实验规范,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农田施肥与食品安全、绿肥与地力、面源污染与源头控制、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和系统研究,建成莆田荔城、宁德福安、漳州角美等多个长期定位试验观测点,2009年成为“福建省红壤肥力与生态环境福州试验站”,2011年入选农业部“福建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依托野外观测试验,形成生态培肥地力的“藏粮于田”技术模式,获得国家专利。2008年以来,在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的长汀县、浦城县等地,示范推广2万亩。
福建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罗涛所长告诉记者,福建70%耕地是中低产田,示范推广试验站的“藏粮于田”生态技术模式,将助力中低产田改造,助力农民增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徐明岗研究员说,高产优质土壤形成需要上百年,必须充分尊重土壤生命的演进规律。他认为,城市扩张和工商业使用农田,应尽可能保留表层土壤,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同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