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航次科学下潜任务,
首位大洋下潜女科学家称赞,载人潜水器是深海科学考察的神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真是深海科学考察的神器。”我国首位在大洋中下潜的女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立梅在9月7日下潜结束后,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当地时间9月7日8时30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采薇海山区西侧,开始进行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三航段第四次下潜,这也意味着三个航段的科学下潜胜利完成。“潜次顺利、配合默契、成果给力。”首次下潜的唐立梅完成下潜任务后,用这三个词形容此次下潜。
本次下潜人员为傅文韬、叶聪和唐立梅,最大下潜深度为2774米,进行了海底近底观察,航行拍摄了多种高清海底生物和地质视像资料,采集到8升近底水样,11块岩石(包括玄武岩和磷块岩),2管沉积物以及2只冷水珊瑚、3只海葵、1只海胆、1只海参、1只海绵、2只海星、1只海蛇尾、1只寄居蟹、1只多毛类动物等样品。
“有的生物像流星,有的像萤火虫,海底景象蔚为壮观,大块的岩石、大片沉积物,真是叹为观止啊。”唐立梅激动地介绍着,“以前大洋科考的仪器有局限性,‘蛟龙’号不但能身临其境地近底观察海底地貌,还能有针对性地采样,真是了不起!”
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下潜发现,采薇海山西侧是背流面,沉积物多,但没有明显的沙坡,而东侧是迎流面,沉积物少,沙坡明显。从生物种类组成上来看,采薇海山东、西两侧也有明显不同,东侧以冷水珊瑚为主,西侧以海参、海绵、海星和鱼等为主,多样性较东侧高。此外,采薇海山西侧的下覆基岩不同于东侧,主要是磷块岩,说明该地区曾经发生过磷酸盐化事件,碳酸盐被磷酸盐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