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温州“弃房”现象再次揭示高房价之痛
时间:2013-08-22 21:00:58  来源:荆楚网   作者:周靖国 

    一些温州中介、银行、法院等人士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房价在高位时,满负荷贷款的新建商品房,如今在房价暴跌后,大都面临成交价低于银行贷款的窘境。业内人士预测,在房屋供应量放大、实体经济尚无起色的当下,下半年温州房价还可能下降10%左右。上述人士认为,房价暴跌已产生社会信用风险,个人“弃房”或“跑路”已经比较多。(8月22日 新华网)

  中国房价有多高,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是,中国的普通百姓已经买不起了。然而,在一些专家、地厂商的思维里,中国房价的春天似乎还没有真正到来,他们依然专业的分析着、预期着中国房价的下一高度。现实而言,中国的房子,已经不再是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了,而是一种极具保值、升值的类金融投资品,成了各类投资人追逐的游戏。市场化的房地产,房子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居住功能。

  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几乎没有人可以逃出被灭亡的命运。热衷于其中的投资者,在享受着投资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也往往在储蓄并放大着跳楼的风险。没有人可以走出这样的怪圈,这个东西大概叫做“资本论”。

  温州银行成房东,无论是相对投资价值,还是相对自主需求,这个结果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败落缩影。房地产,已经不再是温州银行的“优良资产”,也不是投资客的优良资产,而是一种砸在手里的垃圾资源。高房价,逼退了汹涌而来的投资客,已经资不抵债的房屋面前,崩塌的也不止是地产市场,更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层层剥落。本月上旬,温州“限购令”松绑,以此激活房屋市场交易。一番热闹的场景之后,高房价之下的那种阵痛,并不没有得到缓解,也不会得到缓解。这就好比癌症之后的**,只能是一次饮鸩止渴的病急乱投医。

  房地产,成了中国经济的烫手山芋,高房价下的房产经济更是带给了中国更多的思考。“鬼城”开始悄然出现,由地产而引起的借贷风险层出不穷。温州不是唯一,但这样的信号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用“小城市”的观点,区别着这种危机不会在一线城市发生的原因,他们讲的头头是道。就好比当初他们说中国的房价不会有问题一样。现在有问题了,他们想着办法去“区别”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依然生机勃勃了。

  我们在惊呼北京最牛违建的同时,不妨窥探一下这个违建背后的一个真实。26层高楼之上,蚂蚁搬家式的2千多平米豪宅,造价仅为80多万。这个概念比较一下北京的房价是什么概念?如果说这个比较不够全面,不妨加上土地成本或其他,这样“别墅”的造价,也够北京房价“虚惊一场”了,也够中国房价反省一回了。但是,在一些“加V”的权威的口径中,这种反省很难听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