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在医学上已被宣判死期的肿瘤患者,朝圣般地集聚于有“世界第五大长寿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畔的坡月、平安、长寿等村并长住下来。这些并不“盛产”癌症的村落,成了除肿瘤医院外癌症患者密度最高的地区。另有一些来此养生之群体,他们被统称为“候鸟人”。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9版)
从报道来看,拥入广西“长寿乡”的“候鸟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被判“死刑”的癌症患者,来此目的是为了延长寿命;另一类人是养生群体,来此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健康。既然广西巴马被誉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乡”,自然有它养生的神奇之处,比如,当地空气、水质、土壤以及当地人生活方式等,都与寿命长有一定关系。
然而,一个广西“长寿乡”又能承载多少“候鸟人”呢?而且,当大量“候鸟人”拥向这里,再加上当地发展养生产业,会不会影响当地自然生态,这里今后是否还适合养生?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因为人的聚集,相关产业的发展,就有可能改变当地的生态,甚至让原本清洁自然的环境也被污染。
笔者并非反对癌症患者拥入“长寿乡”,而是认为,正是其他地方的环境恶化,把“候鸟人”纷纷“逼”到这里。我们要意识到,这些“候鸟人”原本不必来这里,如果其他地方生态没有被破坏,或者环境没有恶化,这些人患癌的可能性就小些。
据悉,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主题是“保护环境,远离癌症”。可见,环境与癌症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据相关专家介绍,癌症的发生主要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多数的癌症与环境因素有关。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污染物造成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并且通过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饮用水、室内空气等进入人体,从而引起了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
在生态环境恶化、癌症高发而目前治疗技术还很有限的情况下,求生欲望是人的本性,于是,人就会被逼得纷纷逃向广西“长寿乡”这样的地方。然而,一个“长寿乡”又能给多少人延长生命的希望?所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下决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减少各种污染,让每个地方都成为养生之地,而不是变成逃离之地。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未必非要牺牲环境、健康和生命。
现在,笔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广西“长寿乡”最终也会被污染,因为“候鸟人”的聚集,显然会让当地政府、一些企业看到商机,然后在这里大肆开发,让这里的空气、水、土壤逐渐变质。另外,尽管某些“候鸟人”在这里喝尿、学狗爬,听上去有些荒唐可笑,但却让人笑不出来,反而让人很失落,在此,笔者不得不问:是谁把这些人逼上了“长寿乡”,是谁把人又逼到某种荒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