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三年多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再融资或开闸。已有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融资预案,股权和债权类融资有望重新成为房企融资的主要渠道。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企再融资松绑是否有悖当前政策基调?房企是否真的“差钱”?投资者又会不会买账?
回答上述种种疑问之前,不妨先看几组数据:上半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额增速分别超过20%和40%;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8.24万公顷,同比增加38.8%;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销售额33376亿元,增长43.2%;行业龙头万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31%。
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依然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在制造业投资受限于严重的产能压力、基建投资受制于信贷投放力度之时。最近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更然外界怀疑政府楼市调控有所松动。但我认为,为房企再融资松绑和楼市调控基调并不相悖,只不过方式上出现微调。
一方面,随着监管层对“影子银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曾作为开发商主要融资渠道的房地产信托的空间愈发变小。正所谓“政府关上一扇门、亦会打开一扇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不仅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也利于抑制表外融资的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数次强调,对存在闲置土地和炒地、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暂停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较以前加大了监管和惩罚力度,这提高了房企的融资门槛,为那些真正愿意开发保障房和刚需住宅项目的房企融资提供了支持。
不论是上市的还是未上市的房企,目前大多数资金实力比较雄厚。从近几个月“地王”频现就可看出,开发商资金状况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糟糕。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增加1.3万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7.1%,销售强劲也意味着开发商不会太差钱。在这种情况下,监管者需要防止一些上市房企“手握现金却喊缺钱”,要引导资金流向真正需要融资的企业。
目前中国证监会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将放开房企再融资,但随着新湖中宝(行情,问诊)、宋都股份(行情,问诊)、冠城大通(行情,问诊)等上市房企陆续公布融资预案,房企再融资重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中国股市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8月1日新湖中宝抛出近三年来首单房企再融资方案后,截止周四,该股股价累计下跌7.6%,可见资金面偏紧时,投资者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企业融资都十分警惕。
面对楼市“十年调控十年涨”的窘境,任何一项有关楼市的政策出台都需要全盘考虑,在执行环节上也应辅以相应的监管措施,否则中国楼市调控无效的状况还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