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获悉,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描绘科学蓝图,市规划局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进行了《2013年成都市城乡居民城镇化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经过数月调查和科学分析,目前调查报告已经出炉,并已运用到正在优化完善的《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中。据悉,从调查报告来看,近七成居民希望加快城镇化,并且就地城镇化意愿十分强烈。
报告结论
新型农村社区:
收入增加三成 消费拉动内需
调查报告显示,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助推城镇化建设。
集中居住后,居民务农比例从54.5%降至28.9%,而务工、个体经营等比例均有所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务工”代替“务农”成为居民收入的第一来源,家庭年均收入增加了32.2%。
城镇化过程中,新型社区居民成为推动内需的重要力量。集中居住后,居民户均年消费支出额增长了48.90%。各项消费项目中,除购买农用物资支出有所减少外,其他各项支出均有所增加。
居民享受到了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居住条件得以改善,76.6%的居民对此表示满意,75.9%的居民认为集中居住后务农(生活)较为方便。但网络、天然气、大型商场、养老设施等尚未满足居民的需求。
乡镇人口快速聚集
产业发展还不够
从调查来看,小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吸纳大量农村居民,促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乡镇城镇人口增长要快于城区,成为人口集聚的重点。88.5%的乡镇按照标准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给水设施、电力、通讯及道路设施配套逐步完善。84.6%的乡镇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逾八成镇区居民对当前居住条件感到满意,平乐镇、濛阳镇、桤泉镇三个乡镇的居民满意度达100%。
乡镇产业发展尚未跟上场镇规模扩大的速度,居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机会还不充分,还有18.4%的居民“没有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尚未完全满足镇区居民需求,三圈层乡镇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诉求明显强于二圈层,突出表现在“就业技能培训中心、文体活动场所、大型商场”三类设施。
69%的居民
希望就地城镇化
调查显示,居民对城镇化的意愿相对比较集中,69%的居民希望加快城镇化,而且就地城镇化的意愿强烈。
大部分居民打算留在本镇、本村就业。超过七成的镇区居民未来5-10年不打算换工作,多数社区居民打算留在本村或本镇务工或务农,农村散居居民未来5-10年的就业首选仍是在本村或本镇务农、务工。居民大多数打算稳定居住在现住所,有搬迁意愿的首选搬迁地也是本镇或本地新型社区。
此外,中心城区对外来人员就业的吸引力较强。在蓉务工人员中近半数是成都市外户籍,一圈层的外来务工人员逾七成。
郊区县城对务工人员购房的吸引力较强。半数在蓉务工人员有购房可能,成都市郊区县城是其购房首选地,其次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农村老家的新型社区。
调查背景
规划前问需于民 把公众意见融入规划
据市规划局总规处副处长蔡绍田介绍,这次城镇化抽样调查是为深化完善《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服务的,通过这种“问需于民”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开门办规划”,在规划之初就了解到群众真实的需求,把群众意见、意愿融合到规划中去。
按照市委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部署和安排,年初以来,市规划局启动了对《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的深化完善,涉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
规划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素材,“以往,主要是对统计年鉴、县志、历史资料以及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集纳,形成规划后再公开,请群众来提建议。而这次,我们采取的方式有了本质的变化。”蔡绍田说,在常规收集资料的同时,市规划局委托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查,把调查结论作为规划的依据之一,“这样问需于民,群众的意见、意愿,在规划之初就能得到采纳,规划也更加‘接地气’。”
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市规划局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中,把城市、乡镇、农村、工业园区的普通群众、镇村干部或管委会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区域划分根据成都特点,山区、丘区、坝区的比例为3∶3∶4,通过走村入户、定向调查、随机拦截等方式,使调查更具代表性。初期设计调查5636个样本,实际调查量为6438个。调查中还运用统计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增加了实际样本量。
调查初步成果出来后,市规划局还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评审。除了专家外,还特别邀请了城、镇、村、社区的公众代表。这些“民间评审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包括“按圈层分类比较乡镇、新型社区和散居农民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交叉分析散居居民和新型社区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的横纵向比较”等等。采纳这些意见后,最终的调查结果于日前出炉。
成果运用
以产业为基 做大小城市
据蔡绍田介绍,该调查结果已经运用到正优化完善的《全域成都城乡总体规划》中。
对城镇体系的优化中,明确了城镇化重点在二、三圈层,提出了构建双核、卫星城、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结构。“近七成居民希望加快城镇化”的调查结果,为这一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农村居民进入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后,有效地拉动了内需,“而且从调查来看,集中居住后有产业支撑的,居民收入都提高了,相应的消费也提高了,这说明就地城镇化的路子是正确的,但亟须产业支撑。”居民们支持就地城镇化,且希望就近就业,“这也要求我们要把小城市做大,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据此,规划选择有成熟产业支撑的城镇做大、做强,除传统的新繁、安德、万春外,竹篙、沙渠等也进入了规划师的视线。
根据调查得到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达不到三圈层居民需求”结论,规划还将适时进行优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