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有网友爆料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的一名城管员,白天作为执法者在街道巡逻、检查,晚上则化身小贩,在路边摆摊。帖子同时上传了这名工作人员在执法和在摆摊的对比照片。6月17日,洪山区城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两名城管工作人员是在进行体验,以换位思考,同时还公布了这两名工作人员记录的33天的摆摊日记。(6月23日 新华网)
城管作为网络热词,一直是新闻富矿。在延安城管打人事件发生之后,武汉两名城管被网友曝光“白天执法晚上摆摊”,黑白颠倒的角色让很多人奇怪他们会有怎样的人生。而当真相浮出水面,大家被告知这两名城管正式工是在摆摊感受小贩心理后,掀起了更大的讨论。
当我们很容易把“无间道”“潜伏”之类的词汇戴到这两位城管头上之时,得来的反应是他们并不待见这样的称谓,原因就是不愿意作为对立面出现在被管理者对面。然而从本意上来说,城管作为清理整顿的执行部门,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规,完全没必要去“摆摊思考人生”,毕竟逻辑很简单,摆地摊者绝大多数是苦于没有正式经营场所的小商贩。
清理占道经营几乎成了所有城管负面消息的渊源之地,即便是再怎样琢磨研究别的法子,去减少和占道经营摊户直接冲突,效果恐怕都不理想,毕竟甲方是国家公权机关,而乙方是养家糊口的弱势群体——绝对没有回旋余地的天然对头。要么是城管每天苦口婆心的劝导,一如新闻主角中的城管所言;要么就是像“卧底城管”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扯呼撤退,乃至于掉了发卡等小物件都无暇顾及。除此之外,能有其他良策吗?
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为这些小贩划个地域,让他们在条条框框里面营生。但一想确实有点不接地气,首先小贩要把摊位摆在人流密集之地,且已经混的“地熟”了,谁也不愿意挪窝;但人流多的好地段,要划出来给小商贩们经营,似乎可能性又微乎其微,因为这不是给原本就堪忧的交通秩序添堵吗?如此说来,猫鼠游戏似乎又要进行下去。
对于有过摆摊经历的两位城管来说,目前来看所谓的“更好的执法手段”还是没有出炉,然而他们并不是没有收获。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他们甚至担心自己周围的那些商贩,会不会因为自己受到影响。
对于这点,笔者深有认同。作为国家公器,是不是也该有种宽容胸怀,去真实的体会弱势群体那逼仄的生存空间?当然,我们也不是有意的把同情的天枰往哪一方面调,其实城管和小贩,他们都是弱者,只是关系相对而言。而共同生活的一个城市里,去堵,去疏,亦或是“视而不见”,是朋友还是对手,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求同存异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