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浙商网6月14日消息(记者 金靖)
“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政府与民资谁唱主角?房地产业是否因为城镇化再度火爆?新型城镇化最大难题是产业下乡还是人才下乡?”6月14日上午,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13新型城市化投资与发展论坛”举行,多位知名浙商、学者就新型城市化的几个热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会议推向高潮。
本届论坛以“资本助力,产城融合”为主题,着力关注与探讨政商互动促进新型城市化的飞跃发展,浙商如何抓住机遇,在新型城市化投资中找到机会,各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如何把产城融合推向新的高度。
此外,《浙商》杂志在浙江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首次对浙江、浙商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成绩进行盘点,推出“2013浙商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军人物”与“2013浙江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示范区”、“2013浙商最具投资价值新型城镇”三大榜单,并举行了“浙商新型城镇化建设联盟”启动仪式。
张晓山: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浙商在投资新型城市化的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是要消除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张晓山认为,实现这个目标当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另外一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晓山表示,城镇化首先是产业的发展,要发展有效益、有需求,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产业,才能为农民工创造有保障的就业机会,使得政府能够有经济增长和税收。有了产业、人口的集聚和消费能力,就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又继续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的就业,这样的城镇就有生命力。
“现在我们和传统发展模式相对应的政府职能的定位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此外,他还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必须转变。
黄勇:县域经济要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浙江经济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如何提升发展?
“浙江经济发展至今,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必须突破县域经济的小格局,拓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区经济大布局,以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整合优化配置资源。”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黄勇在会上指出了浙江经济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黄勇认为,需要通试点先行、规划先导、改革先为等方式,将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布置是经济地理空间的简单拓展,更涉及到区域内空间布局、城乡结构、交通网络、要素流动、产业链条、管理方法等一系列的转型升级。
浙商、学者热议“三大话题”
“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政府与民资谁唱主角?房地产业是否因为城镇化再度火爆?新型城镇化最大难题是产业下乡还是人才下乡?”在对话环节,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亭作为主持人,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卫龙宝、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玉兴、浙江南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浙江金恒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金法、中商控股集团(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民,围绕城镇化的三大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
“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强调有更多的民间投资进入,否则新型就没有意义。”卫龙宝表示,“过去的城镇化问题主要是强调政府投资,所以城镇化是滞后于工业化,假如说按照世界上城市化的规律来讲的话,它通常是城镇化的程度会超过一点点工业化的水平。”
沈玉兴、陈建华两位民企老总在“城镇化建设政府和民资谁唱主角”这一问题上保持了一致观点:投资是民营经济为主导,但是整个的推动一定是政府,强势的政府能做一些大的推动。根据我国国家的国情、民情,当前新型城镇化推进涉及到土地改革、户籍改革以及公共服务的配套等等,包括拆迁安置等等,这些难题相当之大,要推进这个事业,一定是政府唱主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推动。
刘亭的观点则更为全面,他指出在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中,政府是主导,民间、民资才是主角。他同时认为,当前房价地价的不断飙升,并非是由于大量农民进城造成的,当前的卖地财政制度不改变,大部分的土地收入被政府拿走,必然带来房价地价的走高,真正解决问题就是要把农民的土地商品化、价值化、资本化、货币化,然后让它变成农民安居乐业的本钱。
而对于房地产业是否因为城镇化再度火爆?周金法认为城镇化的发展不等于推动房地产业的火爆,如果没有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房价还要更高,只要城镇布局跟大城市能顾合理地错位发展,通过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带动人才发展,会让房地产的发展更加健康。
此外,对于新型城镇化最大难题是产业下乡还是人才下乡?在座嘉宾都表示,人才和产业都重要,都要下乡,产业要延伸,人才要进入,人是基本的,而产业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