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夜里,刚到江苏南京才一天的法国人Royer就“摊上大事”。看着眼前小区里91幢长得一模一样的楼房,老外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朋友电话联系不上,想找小区保安问路,可他不会中文,保安不懂英语,手脚比划半天对方也没明白他什么意思,这个老外急得坐在小区大门口哭了起来(6月13日《南宁晚报》)。
表面上看,这是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社会新闻,但如果我们能够从城市文化、城市个性等角度来看待“找不到家”,那么这则新闻就有了超越邻里和谐等范畴的更大价值和意义。
老外找不到自己的家,当然有他刚到南京,语言和文字不通等各种因素,但实际上,即便是我们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小区办事或找朋友,也往往像进了迷宫一般,不打几个电话,问几个人,也很难找得到我们要去的地方。原因就在于,这些楼房从外面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的,小区的道路、绿化,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也像多胞胎兄弟一般,让人难以区分。
而千人一面的小区,不过只是整个城市同质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现在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同样是千人一面,难分彼此。一样的楼房,一样的广场,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拥挤人群。表面看上去,这样的整齐划一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从城市文化、城市个性的角度看,这样的“纯属雷同,绝非虚构”,一方面,说明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也让一个城市失去了它本该具有的独特文化气质和个性特点,进而失去了它独特的城市人文魅力,降低了一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这种从一个小区到一个城市的同质化现象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消解了当代人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认同感,进而缺乏归属感,甚至是错把异乡当故乡。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试想,在农耕时代,我们为什么身在千里万里之外,也会对自己的故乡如此眷恋?一方面,当然因为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故乡有不同于异乡的独特存在,我们对故乡的思念,其实是在思念门口的一棵大槐树、一口古井、一条小河。正是记忆中这些“只属于”故乡的东西,才让我们对故乡念念不忘,一生眷恋。
可面对千人一面的城市,你有的东西,别人也有,我们对故乡的记忆,将在何处安放?这显然是政府以及全社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