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3亿失业青年困扰全球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时间:2013-06-02 12:30:57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向莉 

     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30日以“令人忧虑的欧洲地图”为题刊载了最新的“欧盟青年失业地图”。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欧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

    “这是失业的一代。”又到了大学毕业季,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却这样总结绝大多数大学生心中最大的担忧:毕业即失业。实际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失业问题已成为笼罩在世界多国的最大阴影。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世界失业青年人数约2.9亿,占全球青年总数的25%,几乎和美国人口相当。许多国家正在展开一场大学生或青年“就业保卫战”。美国把就业数据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中国正在全力应对“最难大学生就业年”。作为欧洲“发动机”的法德两国,28日联手推出名为“欧洲新政”的青年就业计划,用于青年就业的担保拨款达600亿欧元。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警告称,如果输掉这场“青年就业保卫战”,不仅将导致欧盟分崩离析,而且可能爆发一场“革命”。

    “我们不能让一代人空等”

    麦格德莱娜是一名即将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可是她却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因为她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工作。这名毕业于美国顶尖的常青藤大学之一的毕业生说:“整个月我都在找工作,平均每天至少向一家公司申请工作。有一天我向7家公司投出了简历,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在接受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她沮丧地说,“我和朋友们已经不再相信我们有未来,甚至不相信我们能够过正常的生活。”

    麦格德莱娜的困境也正是全球多国青年人面临的共同难题。4年前他们刚上大学时正好赶上那场经济危机,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等他们上完4年大学后不仅仍未走出这场危机,而且他们的就业环境越来越糟糕。路透社援引美国一份民调结果显示,近期毕业的美国大学生就业不足率高达40%以上。在欧洲的希腊、西班牙等国,“不在校、没工作、没有接受职业培训”的“三无青年”占同龄人6成以上。即使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韩国,麦肯锡最新发布的报告称,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0%,远低于职业高中80%的就业率。而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整个发展中国家失业青年为2.62亿。

    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30日以“令人忧虑的欧洲地图”为题刊载了最新的“欧盟青年失业地图”。这份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绘成的图表显示,欧盟27国青年平均失业率为23.5%。南欧国家问题最严重,希腊达到了59.1%,为“欧盟之冠”,西班牙55.9%。甚至连一向以失业率低闻名的北欧也出现“青年失业潮”,瑞典为25.1%,芬兰19.8%。

    “我们不能让一代人空等着。”28日,在巴黎举行的欧盟劳工部长会议上,法德两国提出了一项名为“欧洲新政”的青年就业计划,其要旨是动用一切可能手段鼓励企业招聘年轻人,完善青年就业培训制度。法德“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向欧洲投资银行提供担保,使欧盟向承诺雇用年轻人的企业拨款达原定的10倍,约600亿欧元。在会上,意大利劳工部长吉奥瓦尼说:“我们必须拯救这一代被失业吓坏的年轻人。我们有接受最好教育的一代人,到头来却把他们晾在一边不用。我们正在耽误他们,这不可接受。”

    路透社称,尽管现在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开始意识到,长期的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场危机,但就业状况并不会随着经济的改善自行化解。比如,就业市场一直是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与之相比,欧洲各国对就业问题的态度要消极得多。

    新“迷惘的一代”

    “你以后要干什么?”英国《金融时报》称,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会更加觉得自己一钱不值,甚至身份认同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破碎的骄傲、凋零的自尊,还有窘迫的钱包,都让他们窝在家中那间旧卧室里。想到还要向贷款公司还助学贷款,更让他们借酒浇愁。

    这就是新“迷惘一代”的典型形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广泛失业而对社会感到困惑的一代青年人,曾因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中的题记而被广泛称为“迷惘一代”。而最终,那一代人不得不又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目前陷入失业迷惘的新一代人,国际劳工组织青年就业计划协调人罗萨斯称:“孩子们现在面临的处境比我们20年前还要差。我们是在倒退。”

    德国《明镜》周刊称,绝望的年轻一代在欧洲触发更多的社会抗争。从斯德哥尔摩到巴黎,欧洲城市目前几乎每一个夜晚都在燃烧。

    加拿大新闻网称,年轻人群当中的高失业率构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威胁”,有破坏社会团结的风险。如果不采取更多的措施帮助年轻人找到就业机会,那么一整代年轻人就有抵抗不住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诱惑。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小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欧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除了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导致欧洲青年竞争力下降外,欧洲国家过高的福利制度,也令年轻人就业积极性不高。张小济说,失业率过高,税收增长无法满足福利支出,政府被迫实行紧缩政策,导致青年不满。人们仇视外来劳工,而备受歧视的外籍劳工也很不满,社会越发动荡。

    德国模式受青睐

    “在这场青年失业的危机中,各国都被敦促效仿德国模式。”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称,德国在欧洲保持最低的青年失业率,仅为7.6%,这也吸引成千上万来自受危机重创的国家年轻人到德国求职。

    “这就是所谓的‘德国模式’的作用。”德国联邦劳工局青年就业专家凯尔克林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就业问题在德国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组成。德国采取双重职业教育体制。目前有大约51.5%的德国高中生选择了职业教育,而不是直接选择上大学。在这种体制下,学生每周在技校学习几天,同时与雇主签订协议,在工厂里当学徒,并得到一份有政府补贴的工资或者津贴。与此同时,德国各职业技术大学,还频频推出各种适应市场的高等专业,如牛奶硕士专业、反腐败MBA等。

    在欧美,从政府层面推动青年就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方面鼓励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自行创业。英国在45%以上大学里专门开设创业培训课程,为未来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并为创业项目提供少量启动资金和工作空间。另一方面,就是提供更多培训,增强青年的职场竞争力。美国从2009年起启动“青年暑假实习机会”和“塑造计划”, 英国政府今年也推行“国家实习机会”,为低收入家庭青年或失业青年提供6周或3个月的带薪实习期。

    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亚洲,存在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普通劳动者的结构性问题。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玄旿锡5月22日称,当前韩国青年失业问题的症结是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有近3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有超过30万个空缺岗位需要依靠外国劳动力。在韩国,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就业去向是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公务员,仅有10%的大学生愿意主动选择去中小企业工作。为了解决青年失业问题,韩国国会4月30 日通过《青年雇佣促进特别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内容是从2014年开始的3年内,政府机关和公共企业每年招聘人数增加3%,专门用于录取29岁以下的青年。同时出台了青年实习制度,不满30岁的求职者可以获得进入国企或一般企业实习6—10个月的机会,政府将负责其全部或部分工资。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张小济说,中国教育层次没有拉开,一直奉行精英教育,千军万马都去过独木桥,科举制度的后遗症——“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毕业生都想当公务员,或者进大企业挣大钱。此外,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一直没跟上,职业专科学校和技校毕业生素质偏低,需要好好向欧洲国家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说,中国现在对技术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劳动最光荣”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与之相比,日本和韩国非常重视制造技术和水平,分别举办过两届技能奥林匹克。日韩对夺得金牌、载誉归来的优秀技工当作英雄那样看待,就像我们现在追捧奥运金牌获得者一样。然而,中国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技能奥林匹克”?有多少人知道在普通劳动者中涌现的技术明星呢?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罗伯特·施瓦茨博士在美国《圣迭哥自由新闻》上撰文称,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上四年大学才能实现“美国梦”的。德国青年失业率仅为美国的一半,是因为德国教育系统让高中生学习工作技能并获得证书,这使得他们高中毕业就能立即去上班。而其他许多国家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却是巨额学生贷款、没有工作的“反面乌托邦”。施瓦茨认为,教育体系应侧重于帮助年轻人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让他们了解经济形势,了解他们学习的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价值。事实上,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大学学历。但是,现在的教育造成了这样一个假象,“即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将处于更卑微的境地”,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本报驻外记者 王芳 孙微 青木 万宇 陶短房●本报记者 向莉 )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