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国和欧洲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去年5月中欧签署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为双方未来在城镇化领域合作明确了方向,也为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机遇之门。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在成为中欧合作的新亮点。这从近期中欧民间团体、中欧政党高层相继召开的两次会议可见一斑。
一次是4月1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的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与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圆桌会议第十二次会议,这是中欧民间团体的会议,“可持续的城镇化”是四大议题之一。
另一次是4月22日在中国苏州举办的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当时来自欧洲26个国家的40多个政党和部分地区性政党组织、欧洲议会党团的百余位政党领导人、一些企业家代表和智库负责人与中方各界代表参加,中国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与中欧务实合作成为三大分议题之一。
正如出席中欧经社理事会圆桌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的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幼云所言:“可持续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重点开发和加大开发的领域,中欧双方在这个领域开展互利双赢合作的潜力很大。”
刘云山强调把城镇化打造成中欧合作的新亮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共创中欧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他指出,随着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加强,中欧党际交往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合作空间不断扩大。中国将把中国梦与世界分享、与欧洲分享,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更多正能量。
刘云山特别强调要做大合作“蛋糕”,夯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欧洲实施“2020战略”的进程中,双方利益契合点增多,深化合作面临着新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扩大的消费、进口及对欧投资,将给欧洲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商机,为欧洲实现增长和就业创造重要条件。欧盟的先进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也将为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要创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科研和创新合作,深化能源和环保领域合作,推进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把城镇化、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打造成为中欧合作的新亮点。
西班牙人民党总书记德科斯佩达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西班牙在亚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使两国进一步强化联系纽带,推动达成更多共识与务实合作。他表示:“从文化角度来说,中国有世界各国都非常感兴趣的文化,包括美食、电影、音乐、文学、运动以及先锋艺术。西班牙华人人口众多,他们也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从国际角度来说,西班牙可以成为连接中国和拉美、北非和欧洲的重要桥梁。这种连接不仅是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同时也是社会和民间层面的。”
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副主席马里亚尼在致辞中表示,法中合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正朝着更加全面的领域推进。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使法中政党共同思考如何使党际间的交流更加多样化、具体化、更富有建设性。
中国“新四化”为中欧务实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欧代表均表示中国的“新四化”建设将为中欧务实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表示,推进“新四化”建设是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推进“新四化”建设要打破传统思维,探索发展新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是可行选择。“新四化”建设孕育着新的对外开放和中欧合作的机会。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建设方面,欧洲国家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中国可以为欧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市场。此外,欧洲国家因债务危机影响,科研投入下降,中国企业在对欧投资中,有的利用了部分“闲置”的科研力量,既促进了当地就业,也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水平。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中欧务实合作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新型城镇化合作快速发展,对促进交通通讯技术发展以及消除“大城市病”具有积极意义;二是技术创新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发展,对改善中欧创新环境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作用突出;三是现代服务业合作日益深入;四是相互投资不断增加;五是职业培训和技术合作蓬勃开展;六是共同推动建立基于开放、法治、公平、透明等原则的市场经济规范。
中国进口出口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费朝晖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欧双方迎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双方应携手共进,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新模式,促进相互合作不断发展。
华为副总裁蒋亚非表示,该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馈欧洲当地社会。通过教育合作和技术培训,培养欧洲的ICT(信息与通讯技术)人才。在英、法、意等国,选取一批大学生来中国工作实习。在波兰、拉脱维亚等国捐赠高清晰度电视会议系统给当地医院,方便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丹麦自由党总书记索高德·里克特表示,丹麦高度重视发展绿色能源,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多关注绿色技术。除了在绿色技术合作方面,丹麦水务建设能力较强,绿色农业比重较大,愿意与中方在水务建设方面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欢迎中国采购丹麦粮食。双方在地方层面也可开展战略合作,促进各自的发展。丹麦乃至整个欧洲需要改变对全球化的认识,打破传统的市场思维,形成互利共赢的意识,扩大与中方各领域互动,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和途径,寻找合作机会。加强与中方对话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民间交往与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消减分歧和矛盾。
法国社会党代表高德利说,法国历来重视对华合作,认为中国不只是市场,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社会党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外经济交往,谋求促进双边务实合作,助推法国经济复苏。多年以来,法中开展了很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国民众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法国有3万多人在学习中文,125所大学教授中文,开设了10多家孔子学院,中文已成为法国第五大外语。在中国,法语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有160多所大学教授法语,很多法国企业也在中国开设语言培训机构。希望进一步加大两国大学生交流力度,促进文化相知、心灵相近。
欧洲城镇化经验值得借鉴
论坛期间,欧方代表们参观了太仓中德工业园。从中不难看出,近年来中欧在工业化方面的合作已经非常密切。
据了解,太仓开发区坚持以发展德资企业为主的招商理念,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占地面积少、抵御风险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的德资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3年第一家德国独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落户以来,截止2006年底,开发区已有舍弗勒、慧鱼、托克斯、通快、爱克奇、林德纳、宝适等76家德企落户,总投资5亿美元。使太仓经济开发区成为德国工商界知名的中国经济开发区之一,成为了德国企业投资中国的首选地,也使太仓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德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德企之乡”。
欧洲在城镇化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呢?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的欧方领队、德国前国防部长、德国社民党主席鲁道夫·沙尔平对记者表示,在城镇化方面,德国曾经经历过和中国一样高速城镇化的时期,“你可能面临两条道路,要么是高能源效率的,要么相反,我相信中国会选择高效率的道路,那么我们就可以提供一些经验了。”他指出,德国在四十年前已经开始关注节能、环境友好、生态友好的产品,这可以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他还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针对工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合作项目,中德两国可以互相学习”。
“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欧盟国家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张幼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欧洲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我们的城市化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而且,城市化的管理模式要绿色、低碳,在这方面我们亟待完善,这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走的一步。”
苏州的养老模式受欧方代表关注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将举办地点选择在苏州市基于怎样的考虑”时,中联部西欧局副局长俞小萱说论坛在苏州举办本身就是一大亮点:“这是首次将论坛的全部议程放在地方举办,也可以说是地方全面参与政党外交的一次有益尝试。江苏省和苏州市在对欧合作中有不少成功经验,欧洲国家不少企业在江苏成功落户并发展壮大,在对欧文化交流方面也方兴未艾,这些都是此次论坛在苏州举办的考虑因素。”
苏州市长周乃翔在致辞中说,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山水秀丽、园林精美、人文荟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各项事业展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中国大陆前列。他说,了解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而共赢是合作的目标,他希望欧洲朋友们关注苏州、了解苏州,在互信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求得共赢。他表示,苏州将进一步加强对欧合作和交流,为进一步推动中欧关系新飞跃作出贡献。
社区是中国城市管理中最基层的组织,本次论坛期间,来自欧洲27个国家的44个政党、部分欧洲地区性政党和欧洲议会党团领导人、智库负责人实地考察苏州姑苏区沧浪新城汇邻中心社区管理。
据了解,沧浪新城汇邻中心是苏州城区规模较大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服务内容涉及便民利民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多方面。6年多来,该服务中心创办的虚拟养老院完成各类生活服务突破50万余次,服务时间累计突破150万小时。
与欧洲人不同,中国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在家养老,姑苏区的虚拟养老院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看着汇邻中心忙碌的接线人员,欧方代表纷纷询问这种养老模式的流程。“自主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对纳入服务的老人实施会员制管理,逐个制定服务计划,再由员工主动上门服务。”听了翻译的介绍,代表们无一不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