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湖北巴湖北东县金果坪乡塘坊坪村发生一起意外:农民陈千均摔下重伤。就在当地医院准备将病人送往州中心医院进一步抢救时,当地唯一的一家加油站职工以已下班为由,拒绝为救护车加油。一个多小时的耽误后,救护车才出发。然而,当救护车驶上高速公路不久,病人便死亡。
之于陈千均的死,加油站的拒不作为,到底负有多大责任?很可能,这将是个无解之问。然而,在当地民众与一般网友看来,那几位不加油的加油工,俨然就是夺人性命的凶手……即便此类情绪化的判断有失公允,却的确是各方真实观感的流露。
面对人命之重,那句“已下班,不加油”的回绝,所发散出的彻骨的冰冷,我们好像并不陌生。在乡镇等二三线地带,极有限的居民消费力与市场规模,几乎无力发育出健全的商业道德。其后果是,营商者既不愿意“多工作”来换取少得可怜的额外收入,也无动力优化服务……在大城市里,加油站多为24小时营业,总是优先确保救护车、消防车的油品供给,但在一些小城镇,事情却是另一模样。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金果坪加油站,是一个8小时工作站点。但公司有规定,对消防、救护、警车全天候服务。”很显然,纸面的规则,未被一线员工真正恪守。此一现象,貌似个体失范,其实有着普遍的逻辑:在垂直管理的企业体系中,那些远离中心、相对下级的单位,所受到的约束实则少之又少。久而久之,习惯“自己说了算”的小加油站,只会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工作。
在远离都市的乡镇层级,营商者少受“现代商业道德律”的规束,故而一旦连起码的、人之为人的“内心敬畏”也告失守,“作恶”的种子便早已埋下了。其实非但他们,在基层一级,“规则”的权威遭软化、消解,简直是司空见惯——此事中,救护车竟没按照规定,事先加满油随时待命,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