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冷血加油站”不仅是个体之恶
时间:2013-05-28 13:17:57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蒋璟璟 

    5月24日下午,湖北巴湖北东县金果坪乡塘坊坪村发生一起意外:农民陈千均摔下重伤。就在当地医院准备将病人送往州中心医院进一步抢救时,当地唯一的一家加油站职工以已下班为由,拒绝为救护车加油。一个多小时的耽误后,救护车才出发。然而,当救护车驶上高速公路不久,病人便死亡。

  之于陈千均的死,加油站的拒不作为,到底负有多大责任?很可能,这将是个无解之问。然而,在当地民众与一般网友看来,那几位不加油的加油工,俨然就是夺人性命的凶手……即便此类情绪化的判断有失公允,却的确是各方真实观感的流露。

  面对人命之重,那句“已下班,不加油”的回绝,所发散出的彻骨的冰冷,我们好像并不陌生。在乡镇等二三线地带,极有限的居民消费力与市场规模,几乎无力发育出健全的商业道德。其后果是,营商者既不愿意“多工作”来换取少得可怜的额外收入,也无动力优化服务……在大城市里,加油站多为24小时营业,总是优先确保救护车、消防车的油品供给,但在一些小城镇,事情却是另一模样。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金果坪加油站,是一个8小时工作站点。但公司有规定,对消防、救护、警车全天候服务。”很显然,纸面的规则,未被一线员工真正恪守。此一现象,貌似个体失范,其实有着普遍的逻辑:在垂直管理的企业体系中,那些远离中心、相对下级的单位,所受到的约束实则少之又少。久而久之,习惯“自己说了算”的小加油站,只会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工作。

  在远离都市的乡镇层级,营商者少受“现代商业道德律”的规束,故而一旦连起码的、人之为人的“内心敬畏”也告失守,“作恶”的种子便早已埋下了。其实非但他们,在基层一级,“规则”的权威遭软化、消解,简直是司空见惯——此事中,救护车竟没按照规定,事先加满油随时待命,便是一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