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冷血收费站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寒
时间:2012-07-26 11:08: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曹林 
    北京暴雨酿灾,民间守望相助的温情让人感动,可形成反差的是一些单位的冷漠。一个遭到舆论痛斥的细节是:这么大的雨,水都淹没半个轮胎了,排成长龙的车随时有熄火的危险,可机场高速仍在一丝不苟地收费。这样的冷漠与僵化,与民众的温情与爱心形成让人刺眼的反差。记者调查发现,水淹公路时仍坚持收费的不只是首都机场高速,还有这一次成为重灾区的京港澳高速。

  在北京7·21暴雨救援的紧要时刻,京港澳高速北京段越来越拥堵。收费站仍继续拦车发卡或收费,驾驶者在耐着性子缴费后,将沿着渐低的地势驶入一条下沉式路段,从而落入一个最深超过5米的水潭中。直到22日凌晨2点,积水带北侧的杜家坎收费站已全面拥堵,但并没有停止入京车辆过杆收费。面对舆论的指责,首发集团人士回应称,北京并没有高速路应急停止收费的规定。(《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5日)

  好一个“没有应急停车收费的规定”,将责任都推给了规定,推给了政府,真是冷漠之极。即使因为制度不完善,尚未有相关规定,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大的雨,那么长的队,暴雨已经造成了那么严重的积水,车随时可能熄火被淹,出于基本的人情和人道,也应该停止收费,赶紧让被堵的车快速通过,或者关闭高速路。缺乏人情人性,还把“没有规定”拉出来当挡箭牌,缺乏起码的担当。

  这些企业,向来霸道惯了。当它们收了按规定不应该收的费用时,它们会理直气壮地称“收费是企业内部规定”,仿佛企业在这些方面有着巨大的自主权自由权;可是,当它们没有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时,又会冠冕堂皇地称“上面没有应急停车的规定”。对自己有利时,就拿出“内部规定”;对自己不利时,就说“上面没规定”,把皮球踢给了政府——自相矛盾,正说反说,只为一个“利”字。

  将那么多汽车的被淹、那么多车主的被困、那么大的伤亡,归咎于收费站“一丝不苟”的收费,是不客观的。但是,如果收费站讲点儿人情、人性,也许会减少一点儿损失。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样的惟利是图行为。从网众的评论可以看出,多数人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收费的工作人员,那是他们的职责,没有公司领导的命令,他们是不敢也无权停止收费的,问题都在该公司的管理层上:只知道收费,而缺乏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起码的问题意识。负责收费的是一家公司,而不是政府部门,这种暴雨时停止收费,属于企业的自主行为,无须政府规定,完全是可以立即判断并作出决断的。

  很多人批评这家公司“冷血”,这个词用得恰如其分。但是,这种僵化和冷血,不是偶然和个案,并非一日之寒之冷。惟利是图,为利而生,很多这种以收费为目的的公司,本就包含着“冷血”的原罪,冷血是与生俱来的。

  媒体调查发现,跟很多超期收费的收费站一样,这家公司的收费权是存在不小问题的:京港澳高速北京段1987年11月开始运营时,本属于政府还贷路段,其收费权应在偿贷完成后取消;而北京市在1993年将路段一半收费权转让到一个国资企业,此后这部分权益注入到首发集团前身。2000年市政府将路段整体经营权划拨给首发集团,并赋予其30年经营期限,至2029年结束。据公司融资时公开的数据,偿贷后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已经超过20亿元,该路段通行费约占近两年通行费总收入的10%。

  从这段绕来绕去、云山雾罩的产权变更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出现,纯粹就是为了收费。将收费站当作营利工具,一切以收费为中心,很容易陷入那种“即使洪水滔天,也得收费”的无良之中。这样的功利原则已经深深地浸入其骨子中,前几天京港澳高速某收费站曾发生一起悲剧,一辆卡车强行冲卡,收费员用身体阻挡,被货车拖行六七米后死亡。收费员被首发集团塑造成了英雄,可不得不追问的,是谁在向收费员灌输这种“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把收费放在首位”这种观念的?员工舍命收费,对员工个人是“英雄”行为,却暴露了企业的问题。

  这种突发状况下,根本无须听什么指令和等什么规定,企业应该立即停止收费的。可是,遇到类似问题时,企业总是很麻木。车排很长队,影响高速畅通,不主动停止收费,需要等政府规定;重大节假日的免费,舆论也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了,一再推动下才勉强实施。寄望这些收费站让个利,比登天还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