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致”什么样的青春
时间:2013-05-28 13:14: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慧瑜 

    随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简称《致青春》)的热映,“致青春”成为前一阵子最为流行的文化议题。以前年《失恋33天》创造3.6亿票房为开端、以去年底《泰囧》近13亿元票房为高潮,直到贺岁档结束后《北京遇上西雅图》和《致青春》接连超过5亿元和6亿元的票房,可以说,中小成本影片从来没有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据过如此“显赫”的位置。“70后”导演开始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其优势不仅在于熟悉商业类型片的套路,更在于能把握当下都市白领观众的情感结构。《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了都市白领离开北京去美国寻找中产梦的故事,《致青春》讲述了青春梦被现实逻辑所击碎的故事。

  关于青春的想象,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以青年为主体的反叛运动,如美国的反越战运动、中国的红卫兵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以及意大利“热秋”等全球联动的造反运动,它们不仅是一种尝试打破现存秩序、批判现代性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彻底反思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的反文化运动。尽管政治反叛运动在60年代末期遭遇挫折、瓦解并逐渐销声匿迹,但以摇滚乐、嬉皮士、“垮掉的一代”等为代表的青春叛逆文化,却走进大众文化(尤其是美国的流行文化)的视野。随着后工业消费社会的出现,曾经“愤怒的青年”转身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角,青春、时尚、反叛等青少年亚文化,开始全面“占领”主流文化的舞台,使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态,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相对低龄化的特征。

  中国的青春叙事开启于上世纪80年代的知青作家,如张承志、王安忆、韩少功、史铁生、阿城、梁晓声等,他们的知青故事,把60年代或革命年代讲述为一种青年人遭遇生命挫折与精神成长的历程,尤其是呈现青春伤痕和无悔青春的双重故事。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消费市场中,这些“青春+革命”的文化表述,被改写为一抹“血色浪漫”的故事,如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新世纪以来的《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大院子女》等电视剧,以青春的名义重写了上世纪50~70年代的故事,将之书写为去政治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青春故事在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青春之歌”的方式想象过往历史,第二种就是讲述都市白领在情场、职场中的悲欢离合。前者用历史来重温“恰同学少年”的激情,后者则用青春来安放个人奋斗的理想。《致青春》则既有校园爱情,又有职场拼杀。

  与《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相似,《致青春》也改编自已经畅销的同名网络小说,这种网络文学、图书营销与电影产业如此密切的互动效应,充分说明青少年消费者、青春文化在文化市场中的重要位置。《致青春》与其说在怀念已然消逝的青春,不如说恰好讲述了一个没有青春的青春故事。这部电影有一款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海报,上半部分是几位主角分别拿着西瓜(郑薇)、鱼缸(阮莞)、建筑模型(陈孝正)和录音机(林静),下半部分则是这些物品在坠落中狠狠地摔碎,影片旨在讲述这些俊男靓女们无比珍视的“青春象征物”被毫不留情地毁灭的过程。

  《致青春》在呈现陈孝正、黎维娟、朱小北没有选择的人生际遇之时,也借郑薇的目光,把这种草根逆袭的故事“宣判”为一种不择手段的、薄情寡义的人生之路。2012年热播的《北京爱情故事》,同样把农家子弟石小猛描述为唯利是图、一心往上爬的小人和把女友作为人生交易的薄情郎。相似的问题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浮现,文佳佳要突破在北京做“贵夫人”的寂寞无聊,选择与平民大叔在美国共享小资情怀。这类影视剧文本,非常真切地呈现了当下年轻人在现实中的困窘和压力。

  就在《致青春》落下帷幕之际,一部讲述90年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美国梦/中国梦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片中主人公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不仅获得了比陈孝正更大的成功,而且这种成功充满了在华尔街上市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所实现的是一种资本大鳄式的梦想。在文佳佳逃离北京、郑薇放弃爱情的时代,这种“赢者通吃”的梦想,越发显露出白日梦的光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