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许小年:促进城镇化需要取消而不是改革户籍制度
时间:2013-05-28 12:40:59  来源:华商报  作者:胡晓军,张艳莉 

    “以前我在陕西生活过,昨天,我一下飞机,刚吃完第一个肉夹馍,觉得很好吃,吃第二个的时候,就觉得味道平平。这是为什么?这叫边际效益递减。” 上周五在西安举办的“中欧教授巡回演讲暨EMBA管理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以一个比喻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 症结在于长期过度投资,将被迫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他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将进行三次探底”。
看欧美危机

    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欧洲负债仍在高位

    在演讲中,许小年教授首先分析了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和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他用图表、数据等方式向与会者展示了美国经济已摆脱经济危机的 阴影;欧洲经济仍然在债务和银行的泥沼中挣扎;中国经济的下行才刚刚开始。他指出,经济持续和长久的发展并不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而是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 整。

    “美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正在复苏,美国股指创出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就是很好的例子。”许小年教授介绍说,美国经济复苏的根源在于其 已经将居民、企业、国家等负债从2008年的150%减少到目前的80%,负债率出现大幅下降。经济运行进入到了一个正规的渠道之中。

    然而,欧洲就不同了,欧洲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许小年认为,“目前欧元区的负债余额依然在高位运行,只要负债不解决,欧元区的经济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欧洲经济仍然在债务和银行的泥沼中挣扎。”

    谈中国经济

    产能过剩成关键 将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的下行才刚刚开始。”许小年这样的判断让人担忧。许小年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在于长期过度投资,形成产能过剩。来自发达世界的需 求将长期疲软,中国将被迫进行痛苦的结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外部需求仅为次要的原因,而过度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才是关键所在。据不完全统计,作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有多项世界第一,这包括钢铁、水泥、煤炭、玻璃、汽车、发电设备、电视、手机、冰箱、空调、服装、玩具等等,这么多的世界第一背后,则 是这些产业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他看来,如果继续采取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将会出现更多的过剩产能,这会使得下半年经济将越来越困难。当然,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领域都过剩,依然有一些领域并不过剩,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传媒娱乐,但这些领域并没完全放开。

    建言城镇化

    取消户籍制会破解城镇化的问题

    如何看待目前社会各界关注度很高的城镇化呢?

    许小年表示,城镇化是改革开放后资源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的结果,而非政策变量。城镇化应当是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20%,而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达到了50%,因此,城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身形成的结果。

    如何促进城镇化,许小年建议:首先,取消户籍制度而不是改革户籍制度,让城市的农民工真正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项待遇,人口自由流动,这样会从 根本上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其次,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给农民的土地进行确权,农民有了确权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农民个人和集体土地直接入市,自然会降低地 价和房价。城镇化不是一厢情愿地将农民赶上楼,农民住到楼上,收入从哪里来,这不是城镇化。第三,进行财政改革,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放松和解除管制, 创造投资与就业机会。

    支招民营企业

   尽量少看宏观经济 同时抓紧自我转型

    许小年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很长时间还将处于下行状态,显然苦日子要来了,但他表示,他对中国经济的改革是有信心的。

    “我们希望尽快推出改革,但是也要认识到改革的难度,企业现在需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在保守经营的同时,在经济探底的预期之下抓紧转型。我们国家 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需要有根本性的调整,从过去那种强调数量、强调规模,转向研发,转向创新。在政府面前最为紧迫的任 务就是尽快启动改革,而企业是要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转型。”许小年说道。

    在被问及对于中国民营企业有何建议时,许小年建议,首先,对于企业家来讲尽量少看宏观经济,不能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来做企业,宏观经济如何走, 可能我们都不一定能猜对,否则就成了看天吃饭。做企业要踏踏实实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旱涝保收。其次,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转型,尤其是制造业,为什么原来的 制造业很发达,因为原来的市场是未饱和市场,是低成本市场,然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已经成为了饱和市场。因此,企业拼的是产品和服务,就是要进行差异化 竞争,难以被对手所模仿的产品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手记

    一位爱打比方的“市场化”经济学家

    谈起经济话题,许小年依然矍铄,演讲当中,很多经济话题都能用信手拈来的比喻解释。

    谈及过度依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除了肉夹馍“边际效益递减”的比喻,许小年还随手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如果对其输血过多,不但是无益的甚至会使病人身体鼓包。由此,他还说,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银行、一个家庭都不可以负债过度,否则就会被压垮。

    “别说村村通公路有需求,村村通铁路都有需求。问题是花了那多么钱去修公路和铁路,多少年能收回成本呢?”对于需求和有效需求,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话题,许小年又用修铁路来打比方,修路不能一味地讲求经济效益,还要适当地讲求社会效益,但讲社会效益就应该用财政的钱去修路,而不能用银行的贷 款,因为银行的贷款是储户的钱,银行是需要给储户付利息的。

    他这个已经耳顺之年的老人,简单的语言还是透露着自己一直的市场经济的观点,政府干好政府的事情,企业干好企业的事情。政府的角色是做好法治和秩序,促进资源更加自由地流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