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安徽省正谋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时间:2013-05-25 10:50:07  来源:合肥在线   作者:周文丽,张梦怡 
    安徽正在建设的保障房,能否制定政策,将务工农民纳入享受人群?5月24日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二次常委会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政会上,省委书记张宝顺提出要求。

    城镇化不等于人为“造城”,张宝顺叮嘱,安徽城镇化兼顾传承安徽历史文化,同时城市建设还须“地上与地下”并重,经得起历史检验。

    安徽城镇化水平与全国还有距离

    2012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46.5%,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但是张宝顺提醒:我省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和质量还不高。

    在城镇化率方面,安徽低于全国6.1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2012年户籍非农业人口占比22.9%,比城镇化率低23.6个百分点。同时,中心城市能级不高、带动力不强,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市日益繁荣与农村相对衰落同时并存。

    张宝顺说,这表明我省城镇化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将其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释放城镇化潜能≠人为“造城”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制定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内还将召开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张宝顺透露,为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里正在研究制定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方案,谋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但是,张宝顺提醒,既要把城镇化发展蕴含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更要立足现实条件,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绝不能盲目扩张、人为“造城”。

    城镇化每年将为安徽创造4千亿投资消费需求

    “纵观世界工业文明史,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互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张宝顺举例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现他们在城市化处于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日韩等国二战后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就迈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可以说,城镇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张宝顺说,据测算,按照我省目前城镇化发展势头,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创造的投资消费需求每年接近4000亿元。

    能否从政策上将务工农民纳入保障房

    “80后、90后出生的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愿望更为迫切,对于这部分人群,要解决好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张宝顺说,据住建厅问卷调查,80、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91%表示要在城市安居。

    今年,中央将研究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张宝顺要求安徽积极跟进,同时根据我省人口布局和流动趋势,放宽区域间户口迁移政策,引导更多产业和人口向皖江等重点开发区域集聚。

    随着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各地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满足他们的公共服务需要。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立足现实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农民工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入手。

    “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问卷,住房难是当前制约农民在城市安居乐业的首要障碍。我们正在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能不能从政策上把当地务工农民也纳入进来。”

    除了住房,张宝顺说,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省里的政策已经放开,困境在于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必须不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农民工子女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地下城市”也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据规划部门预测,我省城镇化率2015年超过50%,2020年接近60%,2030年接近70%。国际实践表明,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就进入了基本稳定阶段。

    所以,张宝顺认为,从现在到2030年这段时期,是我省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空间形态逐步定型的阶段,这个过程中搞好规划至关重要。

    针对现在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患上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城市病”,张宝顺提醒一定要“引以为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其中一条就是要“地下与地上并重”。

    张宝顺分析,地下基础设施滞后、欠账较多是大城市建设的通病,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城市内涝就集中暴露了这一问题。因此,在安徽的城市建设中,要重视抓好地下管网设施建设,组织动员管理、施工、监管等各方力量,做好系统规划,提高建设标准,打造对老百姓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地下城市”。

    现代化城市也要传承安徽历史文化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具生命力的地方,也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

    张宝顺说,实践反复证明,真正能够传下来的就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东西,“那些千篇一律、照搬照抄的注定要被历史淘汰”。

    分析安徽省各区域,张宝顺认为“都具有鲜明的地理人文特色”,“只要把这些历史传承充分挖掘出来,并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张宝顺要求要把特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功在当代、泽被后人。

    城镇化不能以农村凋敝为代价

    分析安徽现状,张宝顺认为,我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南北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需要通过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和人口更多向皖江城市带集聚,把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引导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北、向南、向西拓展延伸,形成各区域板块协调互动、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我们强调的城镇化,绝不能以农村凋敝、农业衰落为代价,必须走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道路。”

    一些开发区摊子铺得很大,土地利用粗放,而城区的居民生活空间狭窄,出行拥堵。农村由于人口转移不彻底,房屋闲置的现象普遍。

    张宝顺说,前段时间,自己在一份调研报告上看到,某县1997-2012年间,农村人口减少了13%,但村庄建设用地却增长了4%。近几年建新房的都是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其中 50%-60%的新建住房都处于闲置状态,常年没有人住。

    “这个情况恐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将来会有更多人口向城镇集中,必须做好资源合理配置、节约集约利用这篇文章。”

    相关新闻

    省政协资政会通过建议案

    适时进行区划调整

    可合并相邻市辖区

    晨报讯 以城镇化为研讨主题的省政协资政会昨日落幕。会上通过的《关于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问题》建议案中提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适时进行必要的区划调整,逐步加大县改市、改区力度。

    民盟安徽省委员会代表对武汉、南京、宿州、宁波、无锡等城市和我省城市城区面积进行了对比,发现差距相当明显。“武汉507平方公里,南京502平方公里,芜湖15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不足也会制约经济发展,出现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等资源浪费现象。”建议根据“不同城市特点,撤县设区、拆县设区、合并市辖区等方式进行区划调整。”

    建议案就此提出,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根据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需要,及时进行相邻城市部分区域调整,逐步加大县改市、改区力度,重视中心镇、特色镇建设和功能发挥,着力解决行政区划与新型城镇化不相适应的问题。在城市组群、中心城市、美好乡村的空间布局中,防止先建后拆、无效投资。积极推进南北共建机制,引导皖北地区人口向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有序流动,解决我省南北人口与资源不相匹配的难题。

    “规划要有权威性。”建议案指出,有些地方存在“一任领导、一个规划”“一届政府一张图”的现象,缺少权威性的规划,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可以设立“政府规划师”,拓展规划专家参与政府决策的深度。

    老的城镇化建设中,往往存在“二元结构”的弊端,建议案建议要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农民进城后,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都可享受平等待遇。

    建议案明确提出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挂钩政策,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省内跨市流动,尽快研究出台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政策,并建立相应的土地管理市场。建立有效的农村土地、宅基地和房屋退出机制,探索制定“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等相关政策。

    建议案还特别强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拔苗助长,过度举债的超前城镇规模扩张,尊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多元统筹,避免“千城一面”,城镇化同时不能动摇农业基础,忽视甚至牺牲农民的利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