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京津冀一体,需公共政策跨地域
时间:2013-05-24 19:44:08  来源:新京报  作者:马光远 

    只有北京和河北在社会保障等领域政策的鸿沟越来越小,河北才能成为北京人口、产业转移的大后方,最终真正实现区域的一体化。

 5月22日,北京市与河北省签署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涵盖了交通、物流、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教育等多个公共领域。

 就京津冀三地而言,在地理空间上,其实北京、天津、河北基本上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人员和物流往来极其频繁。近年来,三地就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一直进行着努力。

 但是,在三地人口和物流融合的同时,公共政策还没能大胆跨越地域,起到制度性支撑作用,导致区域一体化建设,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不仅在许多方面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反而因“虹吸效应”形成了“环京津地区贫困带”。

 因此,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京津冀三地之间由于公共政策、资源以及总体规划方面的不足,导致三地之间不仅一体化进程缓慢,反而由于社会保障及总体规划方面的缺失,使得三地之间的发展差距扩大。

 特别是,由于北京集中了过多的医疗、教育以及很多方面河北和天津难以企及的资源优势,迅猛增长的人口,也使得北京面临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

 在新一轮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必须通过在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方面迈出大门,主动消除政策差距,反哺河北和天津,才能为自己纾解压力和困境。也就是说,北京和河北在上述层面所做的一体化的努力,表面上看,受益者是河北,事实上,从长远而言,最大的受益者也包括北京。只有北京和河北在社会保障等领域政策的鸿沟越来越小,河北才能成为北京人口、产业转移的大后方,最终真正实现区域的一体化。

 如果京津冀在交通、社会保障、教育、生态、通讯以及总体规划等领域实现了一体化,将无形中使得三地居民在心理上不再有地域鸿沟,并且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政策方面,打破人为的行政壁垒和隔阂。这种政策扩容的最终结果,就是京津冀变成“大北京”,意义之大,不言自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