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的出路
时间:2011-12-10 10:02:28
来源:和讯
针对河北省本次获批向海发展规划,研究者和媒体更多是从河北省终于开始尝试摆脱多年来对于京津依赖迷思的角度给出解读,并认为这代表了新时期河北省新的决策者对于该省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新思维,或将为这个一直被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省域经济发展战略所困扰的省份带来一个稳定、可持续的战略依托,并在京津冀地区的竞合关系中获得新的有利地位。
但是,如果将河北省新近获批的面向大海的发展战略,放在更长的历史维度以及京津冀空间维度下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对河北省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的历程及其影响变迁的真实逻辑的梳理和发现,就会发现,这次的向海战略的选择可能仅仅代表了河北省在当下全国区域经济和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新背景下,所进行的又一次战略调整而已,而这也很可能不是其最后一次战略调整。
更何况,河北省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既有的战略变迁历程,其省域发展的战略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家对于京津冀一体化以及首都经济圈规划中的战略新思维为前提的,这一战略规划的落地和实施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在中国省域经济发展中,河北省可谓是最为复杂和纠结的一个省份,其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更大的变数是来自于京津冀地区的竞合关系变迁,如何处理与京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影响其省域经济战略变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直到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都是这样。
但不管怎样,本次河北向海战略在国家层面上的获批,肯定是影响正陷入穷途和困境的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新变量之一。
北京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受到其空间和既有的错误规划的消极影响,使其可持续性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未来可能的解决方向之一就是,寄望通过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实现各种资源良性配置,从而完成京津冀之间的发展职能和定位的重构。但目前这一趋势并不明显,倒是在“三地四方”(京、津、冀、中央政府)的博弈格局中,无论是对河北还是天津而言,都难以获得公平的对待,所以,天津和河北回归自我主导的发展战略选择是迟早的事情。5年前,天津开始摆脱北京的“阴影”,从而为其迎来了5年乃至更长的黄金机遇期,现在,或许该轮到河北了,但河北省与天津市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滨海发展战略实现新旧城市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并进而完成整个城市新的空间、产业结构,乃至城市精神的重构。
我们的观点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未来,在避免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共同发展基金等市场化利益协调机制进行资源的配置,以使得包括环首都经济圈在内的河北内陆地区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客观上也为北京的可持续的资源供应和维稳需求提供机制保障。包括正在进行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在内的针对京津冀地区的相关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不应是简单的在规划过程中通过闭门磋商和专家意见的参与,给出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定位,而是应该对保证这一区域内不同利益方良好互动发展,进行市场化的协调机制的确立,这一导向和规划原则对制定规划的决策部门而言尤其重要。否则,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化协调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北京亦难寻其纾解困境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