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认真填表
为加强乡镇干部管理,吉安实行了严格的干部考勤制度,一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指纹考勤系统。图为一名乡干部正在进行指纹考勤。 |
“敖城”,江西省吉安市的一个镇,名字中虽有个“城”字,但在敖城镇街道生活了50多年的潘子良眼中,过去的敖城怎么看也不像“城”,“一条沙石路、几家散乱铺”,这是当地老百姓对敖城的评价,也是刻在老潘脑海中最深的印记。不过,去年以来敖城的变化让老潘有点应接不暇:路宽了,灯亮了,街道整洁了,商贸城、农贸市场建起来了,老年人休闲也有地方了。“敖城越来越像个城了!”老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敖城的变化是吉安开展乡镇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乡镇发展欠账太多
规范建设刻不容缓
“乡镇一级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点。”吉安市委书记周萌对乡镇的作用有着自己的理解。然而通过实地调研,周萌发现,乡镇建设举步维艰。周萌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来到一个镇政府所在地,只见办公场所不仅破败不堪,甚至连牌子都找不到。乡镇存在的问题还远不止办公场所不完善这么简单:圩镇环境脏乱差,许多圩镇的建设欠账较多,供水排污、垃圾处理、公厕、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机制不规范,一些乡镇机关的管理工作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服务平台不便民,老百姓办事要走很多冤枉路。
“乡镇党委、政府上联国家机关,下接乡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来判断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周萌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乡镇的稳定,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乡镇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形象提升号召力,机制激发创造力,服务增强凝聚力,发展体现战斗力。加强以乡镇为龙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我们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吉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义硚介绍说,在部分县区试点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一场以“转变职能、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发展”为目标的乡镇规范化建设活动在吉安市214个乡镇、2535个行政村正式展开,而主攻方向就是“四个规范”——“规范办公场所、规范运行机制、规范便民服务、规范圩镇建设”。
规范办公场所,就是按照“干净、整齐、明亮、见绿”的基本要求,突出抓好府院环境优化工作。
规范运行机制,就是通过完善工作规则,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激发乡镇干部活力,积极推进乡镇管理制度化,逐步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
规范便民服务,就是着力完善“村民小组便民点、村级便民室、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三级便民网络建设,建立起“一门式”服务网络。
规范圩镇建设,就是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卫生、安全”圩镇的目标,加强圩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力促圩镇经营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推进城镇化建设。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以前到乡里办件事,总要来回跑几趟。现在可方便了,只跑一次路、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事情就办好了,这多亏了有便民服务中心!”峡江县戈坪乡舍龙村村民陈志宏道出了对“一站式”服务的真实感受。
在青原区值夏镇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涉及群众利益的信访、土地、计生、民政、农技、劳动保障、党员服务等工作都集中在一个大厅,形成“一站式”服务网络。“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来这里办事的村民都可以取到一张印着这句话的便民服务卡,卡片上不仅正面印上了服务中心的电话,而且在背面印上了各职能部门联系人的手机号码。青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高登云告诉记者,2009年全区乡村两级便民中心(点)共受理和代办事项近万件,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100%。
遂川县是个山区贫困县,最远的村庄距乡镇政府驻地有50多公里,到乡镇办事往返要几个小时。“过去,很多农民不了解机关办事程序,甚至根本找不到门,加之手续繁多,办事程序复杂,经常花了钱、跑了路还办不成事。”遂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继春对记者说,随着便民服务中心的设立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推广,这些问题已经不复存在,“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代理”,已成为当地农村的新风尚。
据介绍,目前吉安市共设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14个,并统一安装了便民服务电话“5184”,设立村级服务站(室)2175个、村民(党员)代办点1.03万个,总体上保证了群众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今天,便民服务中心作用正在进一步拓展。一些乡镇从单一的咨询办证服务转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在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可以获得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和劳务信息服务等有效信息。“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而且是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中心、调处中心和维稳中心。”新干县委书记刘贤清说。
夯实基层政权基础 不断优化发展平台
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乡镇政府的形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吉安县梅塘乡政府,记者看到,修葺一新的政府大院干净整洁,办公楼上庄严的国徽和鲜艳的国旗格外醒目。梅塘乡党委书记刘盛春说:“看到国旗和国徽,不仅政府工作人员有种神圣感和使命感,老百姓到这里办事时心里也更加踏实。”在梅塘热闹的粟糖街,刘盛春指着一块梅塘乡建设规划图对记者说,“老百姓对乡镇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关心,把规划图放在大街上,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乡镇的发展,参与乡镇的建设。”
据了解,仅2009年以来,吉安共投入乡镇规范化建设资金4.89亿元,建设、改造、维修乡镇办公场所105个,覆盖面达到49.1%;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246个,改造、维修136个,有活动场所村的比例达83%。“2010年,全市所有乡镇将实现基层组织有阵地、党员活动有场所、文化活动有去处、队伍建设有形象的目标。”刘义硚说,“通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各地乡镇机关楼院和村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做到了整洁有序、美观大方。各乡镇圩镇框架明显拉大,乡村路况、垃圾处理等设施不断完善,一批脏乱差的圩镇和村庄得到有效整治,圩镇市容市貌和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在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吉安要求各地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推进镇村建设,确保圩镇建设特色鲜明、新农村建设干净整洁。吉安县委书记杨丹告诉记者,吉安县在推进圩镇建设中,努力做到“八个一”,即有一个圩镇规划、一个美化绿化亮化的街道、一个完善的自来水厂、一个繁荣的农贸市场、一个成片的商住房开发、一个垃圾填埋场、一个文体活动休闲场所和一支固定的圩镇管理队伍。
优美的环境不仅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也留住了许多乡镇干部扎根基层的心。青原区富滩镇地处城郊,干部“走读”曾是这里常见的风景。“过去这里一到晚上,几乎找不到乡干部,现在一找一个准。”富滩社区主任刘三龙介绍说,今年大年初七晚8点左右,有群众报告,有两个村准备打架斗殴。镇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群体性事件。“如果当晚镇机关干部没有及时赶到,后果将不堪设想!”刘三龙说。
“乡镇规范化建设最大的变化在于现在说话有人听、服务更对路、做事有人跟,党委和政府的凝聚力比以前大大提高。”刘盛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