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村不应是治污盲区
时间:2013-05-21 23:12:2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蓓蓓 

    就在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广告:“在这个吃啥都不放心的年头,您想拥有自己的家庭农场吗?依山傍水,交通方便,有屋有院有菜地……”这是一条房地产广告。卖房者深谙当今国人心理,打出“家庭农场”、“有菜地”的金字招牌。

 的确,层出不穷的污染事件、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案例,让拥有一片净土已成为许多人的梦想。这种梦想之地多是山清水秀的乡村。然而,当人们真正走入乡村的时候,却发现,要寻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一片肥沃洁净的田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实,对此感受最深的是生于斯、长于斯、劳于斯的农民。如今,农民的日子好过多了,温饱也不成问题了,但农村清净的水却越来越少了,垃圾越来越多了,地也越来越难种了。从今天刊登的读者来信可以看出,遭受污染之痛,绝非个别农民的感受。

 人是大地之子。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人类的命根子。人吃饭穿衣,都离不开土地。命根子出了问题,可是大事——它关系到13亿人口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吃饭问题。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农村土地的污染,一部分是内源性的,即由农业生产生活本身造成的,一部分是外源性的,即外界如工业、城市垃圾等造成的污染。本期关注的,是农业污染问题。土壤的农业污染,罪魁祸首是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它致使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难以生长,益虫消失,病虫害肆虐;残留物进入农产品危害食用者生命健康,渗入地下水及河道污染河流等。乱扔的难以降解的旧地膜、农药包装等,也是重要污染源。表面上看,这类污染是耕作的农民操作不当的问题,似乎也事关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如明知对食用者有害而过量使用剧毒农药),但实际上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污染土地等生产环境包括生活环境,最直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农民本身。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仍在重复着这样的生产方式?这是最值得关注的。这里面既有经济问题,也有社会问题。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种田农民最关心的是种植收益、土地收益,对相当一部分农民来说,这是他们的活命钱。在生存与发展之间,人通常本能地选择生存。但农业污染特别是土地污染,关系的不仅仅是农民的生存问题。只有把农业污染、土地污染当作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来通盘考虑、解决,才能找到出路。因为,对于农村治污,农民是缺少能力的,要靠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而多年来,农村污染、农业污染几乎是治理盲区,农民在为13亿人的穿衣吃饭问题付出许多辛劳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所以,污染治理、环境建设、生态修复,农村不应再被忽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