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5-14 13:08:5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李成刚
中国经济时报:在前文中,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强调要防止“伪城镇化”,得出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的结论。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应该注重哪些问题?我们普遍形成的共识是,要根据不同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低成本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要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各类开发项目,防止在城镇发展规划中过多地注重形象、政绩工程,如超标准修建不切实际的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和政府办公区等。要通过工业化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可以就近工作,不必为生计而背井离乡让老人儿童守望,让老百姓少一些在漂泊的路上,等等。专家学者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韩: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城镇化建设,应注意城市扩张带来的公共服务压力增大。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甚至不惜破坏城市原有历史文脉和自然风貌,却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长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城市拥堵现象严重,排水系统落后,学校和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等问题十分突出,不仅不能提供给当代人应有的公共服务和有质量的城市生活,还直接透支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资源和环境,严重弱化了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环境污染问题。污染问题在全国都是普遍的现象。尤其近年来的高速城镇化加剧了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工业固废污染。我国60%以上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县城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走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并行的道路。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统筹的调控性作用结合起来,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结构和布局。要通过对城镇功能定位及发展空间合理定位,对城镇住房、产业发展进行调控,引导产业和人口流向,提高生产和生活成本,从而避免人口的过度流入。管理方式要实现从“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转变。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政治和行政的公平,也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流动和城市规模调控中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立足于市场机制基础上引导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及配置,政府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失效时才进行干预。
要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的道路。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新区和新兴城镇建设要执行更高的环保标准。要优化城镇布局,按照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进行环境保护。在旧城改造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植被,不影响原有的湖泊和河流,不缩小原有的透水地面。要保持城郊周围的自然风光。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城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坚决制止随意挖山、填湖、砍树等行为,把保持生态和环境作为城市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
郑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形成立足小城镇自身优势的产业格局。实践证明,小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需要产业支撑,尤其是要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否则,小城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空城”现象。
因此,必须立足当地区位、资源优势,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对于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的发展路径。同时,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与建设特色城镇、把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培育支柱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扶持一二个重点产业和若干龙头企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刘晓庄:大中城市的扩容建设,可参照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的“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模式,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老城区改造,通过机关企业外迁,形成商业区和服务区,保留城市的文化特质;工业新区建设,发展实体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依托;城市周边农村的新社区建设,为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留下空间、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完善提升县城功能,积极支持产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和县城发展为中等城市或“卫星城”,形成新的区域次中心城市。
小城镇的发展,应充分挖掘各地特色产业的潜力,发展“马赛克”经济,发展壮大小城镇的规模,大范围推动小城镇建设,把一些特色镇、重点镇做多做优。围绕特色产业,形成服务网络,联结区域市场,辐射农村腹地,推动小城镇从更广阔的空间寻求动力,达到以业兴城、以镇带村的目的,构架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就地容纳更多的城镇居民。
通过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切实把城乡协调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是制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城乡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规划,它包括产业的协调发展、土地的合理使用、人口的合理流动、设施的合理布局等,更具全局性、整体性和权威性,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是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应抓准机遇,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促进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化。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城乡联手发展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抓好土地管理。适合城镇化建设的土地非常稀缺,集约节约土地,重点在城市,潜力在农村。在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的趋势下,通过有效手段,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乡镇规模,将乡村闲置的旧宅基地、零散的滩涂荒地进行复垦整理,实施符合群众利益的土地流转和集散成片,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减少道路、沟渠占地。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要提高农村征地补偿,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以“增减挂钩”的方式解决城市用地紧缺难题,把增加的土地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城市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种粮吃饭”的严峻问题。急剧的城市化浪潮将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席卷一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无人种粮”将成为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千方百计地促使更多的城市资本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惠及农民,保证农民种田不吃亏、种粮能赚钱、生活有保障、收益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