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网友在江西微博中爆料称,南昌市地震局大院内养若干条大狗,每晚11点必狂吠,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多次反应均无果。记者联系到南昌市防震减灾局防震监测预报处,一宋(音)姓负责人称,地震局养两三条狗是为了宏观的预测地震。(5月7日大江网)
看来地震局无法预测地震不是假的,准确地说地震局的人和设备还无法预测地震。所以,南昌市防震减灾局为了“宏观的预测地震”,在大院里养两三条狗。据说“动物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如果地震来了,狗一定会狂吠”。但是,南昌地震局好像从没说过地震什么时候来,大院内养若干条大狗,却每晚11点必狂吠。不知狗的准时狂吠给南昌地震局带来什么“宏观预测”的信息,而却让“周边居民不堪其扰”。
我估计,周边居民不堪其扰,不仅是类似“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此起彼伏,抑扬顿挫,而且会受惊于是否要发生地震的恐惧——因为,这毕竟是南昌地震局用来预测地震的狗发出的“宏观”信号啊!
这就形成了一个难题,如果要解决狗叫声扰民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觉得很简单:“那就把狗的嘴套住,它就叫不了。”但当记者问到,“如果地震来了,狗的嘴被套住了,叫不了怎么办”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确实是个问题,他会向领导请示。”
其实,这也不用去为难领导,不就是南昌市防震减灾局防震监测预报处的人和设备不及一条狗么?这倒不是贬低用高额的经费维持着的人力和设备资源,而是“动物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确有其事。从不少地震发生后的“马后炮”来看,在震前,负责监测的专业人员都没有什么感知,动物的反常几乎都有所表现。从这一点上来看,有关地震的监测部门,养一些动物来帮助人“宏观的预测地震”,也不失为“微观”的谨慎。
在这个前提之下,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换一种既能带来预测地震“宏观”信息,又没有多大动静的动物。相比之下,我觉得蛤蟆不错。传说中蛤蟆集体过街,都会让人担心会不会发生地震,这样的信息就非常的“宏观”。即使地震局大院里的蛤蟆乌压压一片,每晚准时集体出动,也不至于惊扰周边的居民。这不就和地震局的现代化设备一样,有什么反应变化,只有地震局的人才知道?
养蛤蟆用于“宏观的预测地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蛤蟆还有一个“称号”——癞蛤蟆。虽然“癞”字用在蛤蟆身上极不公平,但还是因为蛤蟆一身疙瘩的丑态。人们以此引申出“癞子”、“癞皮狗”等难听的字眼。那么,相对于相关地震监测部门和专家在每次地震后的说辞,以及公众质疑的“既然预报不了地震,要这些机构有什么用?”地震监测部门和专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真有点不招待见。如果真如相关专家说的,“地球就像淘气的孩子,啥时生气撒娇,谁也琢磨不定”,那么,那些煞有介事的地震监测部门和专家,就必然会受到公众的质疑,为此消耗的社会资源就成了他们身上的“癞子”,某些自欺欺人的自圆其说,也就有点“癞皮狗”的不要脸了。
那么,看在“动物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的份上,相关地震监测部门就养一群蛤蟆吧,至少还不会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