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民网评:劳动节应是劳动者权利节
时间:2013-05-01 21:47:4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妍 
    过“五一”劳动节,从多年以前过节必参加义务劳动,渐渐变成了现在的小长假、假日经济。一些人会觉得这样的节日变味了,但事实上,一个倡导劳动者休息,拥有不劳动权利的“劳动节”,或许才更符合“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本意。

    需要看到,尽管“八小时工作制”写入我国《劳动法》距今已有十几年之久,但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调查报告却显示,2010年珠三角外来工日工作时间均值为9.34小时,最长加班时长均值为4.49小时,每周工作时长为57.4小时。这种超负荷工作的现状,不仅出现在农民工身上,对大多数在办公室敲键盘的上班族来说,他们对职业也普遍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疲惫感。尽管大多数上班族已经远离了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活,但超时工作、加班加点的情况依旧时常存在。

    当然,只是单纯依靠“五一”劳动节这样的小长假,来满足劳动者的休息权,来提倡劳动者更自由尊严的八小时工作权利,显然是不够的。今天,在劳动问题上,政府应该做的,不仅是市场机制下的劳动激励、劳动态度问题,还应该关注劳动的制度环境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关注劳动者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的权利。

    在市场和就业的压力下,应该说,每个个体其实都愿意付出最有效的劳动,也因此,对劳动者的要求,应该是拥有起码的职业伦理就可以了。但对一个社会而言,如何更加平等地保障每个人的就业自由与权利,是否保障了每个人必要的劳动条件,劳动者获得报酬的权利是否得到保证,休息与不超时工作的权利是否能够享有……这些,直接考验着社会的秩序公正。

    迈向市场化的中国,太需要将劳动节转化成劳动者的权利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