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杂志就要下印厂的当晚,还没写完专栏的我觉得已经足够抑郁了。
我在此时所在的12楼打量着璀璨星空,决心和诸位读者一起敞开心灵,重温写专栏这大半年来的生不如死。这一刻我信仰蒙尘,心灵沮丧,如同在世界末日的最后一个晚上。
我没有纵身一跃的冲动,因为这倒霉的熊写字楼窗户都只能半开。
好吧,这期的主旨就是“抑郁”,而且是谈谈领导们的抑郁。最新一则消息说,广东省监狱管理局一位官员,因抑郁症在几天前坠楼身亡;而一个多月前,四川一位反贪局局长同样坠楼身亡,官方报道也是抑郁症;再往前一个月,甘肃一位法院副院长,同样抑郁自杀。
在中国,官员们的身体状况,往往被其视为隐秘之事虽然舆论对有些官员是因为抑郁还是因为政治考虑而自杀尚存怀疑,但可以确证的是,公务员的精神状况看起来确实更糟糕些。
一份完成于2008年的《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报告说:34.5%的官员存在抑郁倾向。而浙江心理卫生协会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所有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职业。
官员的“心事儿”,都引起中央的重视。2005年中组部发布的《要重视和关心干部的心理健康》也指出,“确有少数干部因心理负担过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
几乎所有报告都认为,官员的压力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一方面,中国官场的上下级之间往往被诠释为一种“庇护主义”关系,下属对领导除了基于科层结构的“公共效忠”,还要有基于个人利益的“私人效忠”,否则就难以成为领导“圈子”里的人。
横向来说,虽然同级公务员互为同事,但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表面上要维护关系,实际上却难有真心朋友。
而且官场上升渠道单一,除了升职,没有其他路径:第一,公务员系统超过80%为非领导职位;第二,在中国当官趁早不趁晚,年龄线卡得厉害你35岁没到正处,45岁没到正厅,再想获得组织部垂青,就难了。所以官员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往往更强。
不过他们抑郁各有不同。《领导科学》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文章说:30岁以下的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因为此时他们往往自信不足;50岁以上的公务员晋升机会明显减少,面临退休,心理波动也很大。
另外,副职往往比正职更觉得压抑在“副职学”都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时候,恰恰表明二把手难当怎么能既表达自己的观点又不伤及领导面子并且推进工作……从这么冗长的句子你就知道有多难了。
奇怪的是,研究表明,已婚公务员比未婚的心理更健康。另外不奇怪的是,公务员职位越高,心态越好。2006年至2007年,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曾对参加培训的400多名厅局级学员进行测试,发现这些中高级官员大多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以至于负责此测试的人认为,官员心理抑郁问题被媒体放大了这结论我觉得不怎么科学,因为你找一群信心满满的高级官员来测评,显然都会是高分。
遗憾的是,官员们总是不敢暴露自己的心理病症,甚至谨慎到连医生都不去找的地步如果你承认自己精神状态有问题,别说将来委以重任,现有的“领导岗位”可能都难保。
所以,被采访的医生们说,很少有抑郁的官员来看病。就算找,也是电话咨询,姓名是坚决不能透露的。实在严重了,也是打电话约在外面谈而不去医院因为在外面只是“闲聊”而非“看病”,不落把柄啊。(来源:BWCHINESE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