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21 13:31: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张志锋,王梅,顾仲阳
日前一项研究结果令人堪忧: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学前教育短缺等现象严重,城乡儿童早期发展的隐形差距,将造成“贫困代际传递”,其长远影响不容小视。
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试验表明,实施“早期营养干预”和“送教到村”,成本经济、效果明显,是适合国情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在全国100多个贫困县开展试点。
关心贫困儿童的童年,就是关心农村的未来,敬请关注本期报道。
青海乐都县2299名农村孩子吃上营养包——
“小土豆”们壮实了
土豆喂大的孩子,瘦弱得就像“小土豆”
过去,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基本上是“放养”——吃饱饭,到处跑。如今,青海省乐都县等地的农村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育观念和方式。
“今年大旱,洋芋种不上,农民快急死了。”4月11日,洪水镇河西村卫生室大夫李全玉一边带路,一边指着白花花的田地叹气。
乐都是多民族聚居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盛产的洋芋是农民的主菜、主食。李全玉当了29年村医,问起村里的娃娃长得好不好,她说:“农村人养孩子比较粗放,5岁左右的娃娃低人家半头,也没人家聪明。”
“早上土豆丝、中午土豆片、晚上土豆饼,娃娃断奶后就随着大人吃,有鸡蛋算好的。”9个月大的小哲翰的爷爷说,河西村离县城约30分钟车程,6年前,盒装牛奶等营养品在村里很难买到。
2009年8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派出专家,随机对该县寿乐镇等乡镇124名6—24个月龄婴幼儿基本营养指标进行测试,贫血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58%和5.8%,比全国贫困地区平均指标高出不少。专家还对当地3—5岁儿童的语言、认知等基本能力进行测试,明显低于本省西宁等城市的同龄孩子。
平时怎么教育孩子?“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没什么文化,大人去地里干活,娃娃跟去。”一些老人这样回答。
“过去这里的娃娃长得瘦小,脸黄黄的,像个‘小土豆’。见了生人就躲在大人背后,也不太敢说话。”乐都县卫生和食品药监局副局长苟廷鹏说,“营养跟不上,智力开发滞后,错过了成长发育的黄金期,后天再弥补比较困难。农村孩子还没上跑道,就已经‘输’了。”
贫困地区儿童底子不足,将来怎样开始人生的“赛跑”?乐都县委书记左耀锋说:“实施农村孩子早期干预,久久为功,对一代又一代人以及当地的发展势必产生积极作用。”
财政买单,“营养包”覆盖所有适龄儿童
2009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把乐都作为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试点,从补充营养和智力开发着手,分别对6—24个月的婴幼儿、3—5岁儿童实施早期干预。3年多过去了,效果如何?
洪水镇店子村侯凤莲有两个孩子,老大今年12岁了,老二才1岁多。去年8月,半岁的小儿子接受体检,血红蛋白指标为119,刚过正常值。根据专家安排,每天给孩子吃一袋免费营养包,3个月后,孩子的血红蛋白指标升为125。眼前的小家伙爱说爱动,一刻也不消停。侯凤莲说:“大儿子没吃过营养品,1岁3个月才学会走路,小儿子1岁时就迈步走了,娘娘、姨姨什么都会叫,嘴可甜了。”
同村的小朋友许雅楠1岁5个月,奶奶把营养包加进泡馍,或者和奶粉一起冲。“3岁里的娃娃小毛病多,吃营养包以后,娃娃的胃口比原来大;睡得也好,不再出虚汗,感冒也少了。”
村卫生室大夫王德兰说:“过去3岁以内的娃娃经常感冒、咳嗽、腹泻。这两年生病的明显减少了。”
乐都县妇幼保健院信息科负责人李世莲说,2012年8月基金会资助的项目试点结束,当年9月,青海省将此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买单,把乐都县等15个农牧区县作为省内试点,覆盖所有适龄儿童。截至今年3月底,乐都共有2299人接受干预,财政每年为此投入460万元。在补充营养的同时,项目组还在乐都试点建立早教点,如今乐都农村公益早教点发展到158个,覆盖全县较大的行政村。
左耀锋说:“现在农村孩子壮实了、变机灵了,更欣慰的是,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开始注重科学养育。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步入常态化。”
别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点
——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
本报记者 顾仲阳
重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一关
记者:当前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状况如何?
卢迈:我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学前教育短缺等现象非常严重。
在中西部农村,基本营养不足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仍是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在贫困农村,孕妇和婴幼儿中缺铁性贫血也非常普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等省区贫困县的调查显示,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均超过50%。贫血高发,严重影响了儿童大脑、骨骼发育和智力发展,带来的损失终生难以弥补。
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3.4%,但贫困县儿童生长迟缓率高达20.3%,处于中等严重程度。
由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农村教育行动规划”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学前教育,64%的6岁农村儿童未能通过入学准备度测试,而绝大多数同龄城市儿童都能通过。
记者:为何要关注儿童早期发展?
卢迈:科学研究表明,健康与教育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两个核心领域,最敏感期均在4岁以前。这期间如能给予适当营养干预和启蒙刺激,能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相关研究,父子两代人在收入方面的一致性,我国高达0.6。只有对贫困家庭婴幼儿的营养和教育实行科学及时干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一关。
营养干预、送教到村,花钱不太多,效果很显著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国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状况堪忧,如何改善?
卢迈:为促进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从2009年开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先后在青海省乐都县和云南省寻甸县进行项目试点,初步探索出一条简便易行、成本合理、质量有保证的路子,儿童早期营养干预是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的有效途径,“送教到村”是贫困农村普及学前教育的有效方式。
通过给贫困家庭孕妇发放营养片、给婴幼儿发放成本仅为7毛钱的营养包,补充微量元素,有效减少了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及患病,其中接受干预的孩子贫血率下降了40%。基金会曾在2007年试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每天仅需3—5元,一年下来孩子平均身高比对照组多长高1.4厘米。目前国家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实施大规模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早期教育方面,通过在村里设置公益性的“山村幼儿园”,选派幼教志愿者进村走教,为3—5岁儿童上课,一年之后项目评估显示,这些儿童的发展指数能达到城市幼儿园同龄儿童的80%—92%,每个儿童一年成本平均仅为1000元。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扶贫战略
记者:为更好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您有怎样的政策建议?
卢迈:很多国家都已把儿童早期发展作为一项反贫困的战略性措施,予以较大的财政资金支持。美国、孟加拉国、土耳其、哥伦比亚等国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评估表明,对儿童发展的早期干预每投入1元,长期回报高达8元。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有充分科学依据,意义重大,通过试点,中国已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应该总结经验,扩大推广范围,完善扶贫攻坚战略。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往往资源匮乏,要在短期内实现区域发展的大跨越、居民收入的大提高,难度很大。但从这些地区2亿人口中约44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入手,实施营养保障、早期教育和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对于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实现这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意义。
我国有重视下一代发展的传统,从营养干预和早期教育入手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争取实现起点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见效周期较长的人力资本投资,希望各级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政府给予高度关注,投入更大力量,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云南寻甸大山里建起了60多个“山村幼儿园”
“点亮”山区孩子的童年
本报记者 徐元锋
【镜头】
4月15日下午,太阳还老高,6岁的杨双花就领着两个小妹妹放学回到家里。父母出去打工了,杨双花和妹妹借住在舅舅家——云南昆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七星镇蚂蝗塘苗族自然村。尽管家里很穷,3个苗族小姐妹却能歌善舞、喜欢学习,这得益于她们都读过的草子地“山村幼儿园”。那里有会弹钢琴的张老师,有玩具和小伙伴,有她们多彩的童年。
与这样的“山村幼儿园”一样,这几年寻甸县大山里建起了60多个“早教点”。
上了早教点,山里孩子懂事多了
寻甸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2010年4月1日,寻甸县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试点“早教计划”,俗称“山村幼儿园计划”,在4个乡镇试点,3—5岁幼儿共991人免费到相应的早教点“入园”。
4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七星镇腊味村“早教点”,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志愿者张顺继正领着孩子们排队上厕所。教室的一角放着各种折纸,饮料瓶里栽着植物,“成长树”上贴着小朋友的笑脸。简陋的教室被布置得温馨怡人。
每天上午,张顺继都要从县城骑半个多小时的电动车来到早教点,风雨无阻。尽管辛苦,但张顺继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500元,是公办教师的一半,还只发10个月。
在草子地村的“早教点”,记者见到了杨双花的老师张洪明。草子地教学点里大班有24个孩子,小班17个,全部是苗族。刚来时张洪明还要到4公里山路外的大碗冲教学点“走教”,苗族小孩子刚“入园”不懂汉语,一首汉语儿歌都要教两个月。张洪明觉得挺不住的时候,听见跟大人在地里的苗族小朋友唱自己教的歌,眼眶一热,又坚持了下来。
七星镇中心学校校长喻明虎说,越是偏远山区,居住的少数民族群众越多,镇里早教点里的孩子少数民族占了一半左右。上了早教点的孩子知道回家洗手洗脸了,不说脏话了,见了生人也不再躲避了,少数民族的孩子会说普通话了,垃圾不乱丢了。
苗族汉子苏新光说:“早教点对苗族的发展太好了,我们感谢它!”
“山村幼儿园”面临停办尴尬
早教点对山里娃的好处这么大,但寻甸县教育局的领导却很纠结:合作计划今年9月就到期了,县里再办早教点的话,第一年需投入经费93万元,如果在全县铺开,第一年则需投入经费530多万元,以后每年的正常运转要360万元。续办的钱去哪里找?
另外,志愿者的身份问题一直也不好解决。寻甸县教育局纪委书记裴绍俊说,尽管从法律意义上讲,志愿者和项目方是合同关系,但如果长期办早教点,一些志愿者的合同期限超过6年,就得订立长期合同,这点却做不到。由于志愿者没有纳入“体系”中,国家有关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的政策优惠志愿者也享受不到。
再者,早教点的教学条件较差。有两个还是租用民房教学,按标准远达不到幼儿园开办的要求。县教育局民办教育科胡天武坦陈:“从教学安全的角度说,公办幼儿园根本不敢那样办。”
在记者的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不赞同停掉宝贵的“山村幼儿园”,尤其是山区的群众,“就像刚吃到美味的东西,又说没有了”。而对于那些志愿者,正如张洪明所说:“只要还办一天,就会教好一天。”
我国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实践(延伸阅读)
孕妇和6—24个月婴幼儿营养干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妇联在多地进行试验,有效降低了孕妇和幼儿的贫血率,减少了新生儿生长迟缓及患病。2012年起财政部、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在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00个县的27万6—24个月婴幼儿中实施试点,年财政投入1亿元。
3—5岁儿童的学前教育。目前,山村幼儿园试点已扩大到贵州、四川、湖南、新疆等地的8个县的640个村庄。教育部还在10个贫困县的农村尝试类似的巡回走教。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从2011年11月起,国家在14个连片贫困地区的680个县推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年度支出160亿元,加上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补助,2012年涉及这一问题的财政支出已达300亿元,成为一大民生支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