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说,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是湖南的凤凰和福建的长汀。凤凰正因为把古城圈起来收费而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长汀则基本不在游客的视野之内。本文是要说一下凤凰圈城收费的事,但是笔者想先说一下长汀,然后再来对比一下凤凰。
长汀,这座小城在历史和中共党史中都很有名。长汀地处福建的边远山区,自盛唐建汀州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客家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上世纪30年代,路易·艾黎曾在长汀长期生活,当时,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只从上述两条看,长汀就应该是一个绝佳旅游目的地,可为什么它没有进入过大多数游客选择的范围呢?
两年前,笔者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长汀。看见长汀城无比震惊,全城尽是高楼大厦,让人产生穿越到了10年前北京顺义县城的错觉。要说旧城已经被拆得片瓦无存,肯定不客观,因为在当地熟悉情况的居民指引下,还是能够找到残存的旧房子。虽然当时长汀正在用钢筋水泥重新打造出一个古城的样子,但是要说这是路易·艾黎眼中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之一,恐怕没人同意。
长汀的旅游业无法与凤凰相比:2012年,凤凰全县接待游客690万人次,是长汀游客接待量的4.8倍;2012年凤凰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是长汀旅游收入的4倍多。但是,走工业强县的长汀,去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是凤凰县财政收入的两倍。
凤凰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和目的也是为了“强县”,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为了增加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公开材料上有如下表述:“上世纪90年代末,凤凰的主体财源烟厂因政策原因关闭后,财政一度陷入困境,增收乏力。面对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在‘旅游产业只富民不富县’的质疑声中,大胆决策,将旅游产业作为主体财源来培植。”
1990年的凤凰县是湖南省5个财政收入超亿元县之一,总产值高达2.7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居湖南省之冠。主要得益于以烟叶种植及其加工为骨干的产业体系。上世纪90年代,全县的烟厂关闭后,凤凰从财政收入过亿的“强县”一下变成财政收入仅3000万的贫困县。在这个背景下,凤凰起步搞旅游业。2001年,凤凰还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62元,财政收入远远低于周边其他县市。2003年,旅游业成为其支柱产业,在2006年成为主导产业。2012年,凤凰第三产业实现的财政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5.07%
综上所述,旅游业是凤凰精心培育的一个“财源”,凤凰县政府对此也并不避讳,在公开文件中多次提到过。显然,保护凤凰县的历史遗存,以及“守护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是培育这个“财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要做公益事业。
有人说,凤凰圈城收费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这显然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评论者没仔细想想凤凰养“鸡”已经养了这么多年,养肥了不杀等什么?而且也不存在“杀鸡取卵”的问题,凤凰已经做到了团队130万人次、散客100万人次的游客量规模,已经是“鸡生蛋,蛋生鸡”了,不可能因为收了古城的门票就没有游客来了。
实际上,凤凰想圈城收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在如何收、收多少、向谁收等问题上没有理清楚而已。
早在2010年5月,凤凰县就提出过征收古城维修保护费,但方案在湖南省人大没获通过。他们最开始想到的不是从门票上做文章。2011年5月5日,湖南省物价局答复《关于开征凤凰古城维护费的请示》中否定了“向酒店、餐饮、照相、商店、交通等服务业开征古城维护费”的要求。县政府对涉旅行业征收古维费的路走不通了。
不过,当地政府在此次答复中,找到了另外一条路:“通过加强古城景区门票管理,减少跑漏,增加门票收入。从凤凰古城公司相应增加的门票收入中,适当扩大资源有偿使用费等政府份额作为古城维护资金。”于是县政府开始行动起来,经过近两年的运作,终于在今年4月10号开始在古城收门票。
有些评论天真地认为,通过舆论压力能使凤凰放弃古城收费的念头。他们没有想过,这是当地政府的多年夙愿,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怎会因为外界的批评而放弃呢?
质疑“凤凰古城收费是与民争利”的论调,也可探讨。凤凰在“旅游产业只富民不富县”的发展道路上,探索“富县”的途径已经20年了,并不是到了今天才突然变卦的,是批评者一厢情愿地误解了凤凰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和目的。
凤凰县政府是不是侵犯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权?圈城卖门票,是不是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当地居民的授权,政府是否有权进行古城经营?是不是侵犯了游客的消费自主权?等等问题,当日后被证明是个错误时,至少还有改正的机会。相比之下也能算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吧。
至于有人说国内旅游业患上了“门票依赖症”,笔者倒是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凤凰古城收门票的事。如果交148元的“保护费”就可以保住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我宁可长汀也被圈起来收“保护费”。我也真心希望全国众多在“旅游强县”还是“工业强县”之间徘徊的地方政府,最终选择的是凤凰式的发展模式,而不是长汀。依赖门票总比依赖推土机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