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4-16 12:46:2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晓莉
对比两年前的禅城,现在的它逐渐显现城市“气质”。“东大门”季华六路、季华七路上新的城市综合体陆续亮相,人气渐聚;禅西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产业载体及道路等公共设施开始发挥作用,填补过往城市化过程中被忽略的空白……
上周四,禅城公布的本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待出让地块供应表显示,今年该区总供地面积约为249公顷,总供地量比去年增加约4成,并且增量主要集中在商业及交通运输用地上。
由于季华路改造等项目建设,交通运输用地供应猛增,而城市升级的需要,商业载体的建设也需要持续的土地供应。从数字上看,禅城今年4成的供地增量多用于修路盖楼,但事实上,其背后是禅城城市升级进程的要求以及打造品质城市的需要,多年来“中心不像中心”的缺憾将通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载体的建设、公共设施的建设,逐渐得以补足。
数据▶▷住宅、商业土地供应量此消彼长
记者查看禅城区201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表发现,今年该区总供地面积约为249公顷。而去年,该区的总供地量为约179公顷,今年的供地量比去年增加约4成(39%)的供地面积。
今年禅城区供应的商服用地约为70公顷,对比去年供应的60公顷商服用地,供地量增加约15%,增量主要集中在商服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上。
相较数年前住宅用地比重偏大的情况,近两年,该区的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比例有了很大的变化。2012年,禅城区的商服用地供应为60公顷,占全年总土地供应量的3成左右;今年该区的商服用地供应约为70公顷,同样是约占全年总土地供应量的3成。包括保障房用地在内的住宅用地,去年供应48.41公顷,约占全年总供地面积的27%;今年的住宅用地供应为35公顷,约占全年总供地面积的14%。
细化来看,今年禅城区提供的商品房用地面积为34.8103公顷,也比去年的44.67公顷减少了超过两成的面积。
由此可见,禅城区的住宅用地供地面积逐渐下降,而商服用地面积则逐渐上升。
在前几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禅城区内不少土地都用于建设房地产项目。但这一“来得快”的行业“去得也快”,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央调控后,房地产业放慢了脚步,城市赖以生存的财政收入、税源却因产业的“空心”而变得“不再好看”。
而从近两年土地供应功能比例以及卖地风向上可以看到,禅城在正确引导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在发力产业实业上花了很大功夫。现实情况显示,在一系列措施下,禅城的税源得到保障,城市升级的进程也得以逐步加快。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禅城区交通运输用地的供应增量更是显著。去年该区提供23.9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今年则猛增至112公顷,比去年多了3倍有余。
上月,当钩机、泥头车等重型机械开上季华路倒树挖地的那一刻起,就已宣告了季华路改造的正式启动。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不少政府公职人员都已明显感受到城市升级带来的动力与压力,禅城的产业、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在全面铺开,其中道路建设成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包括季华路进行全面的改造,在城市升级中投入南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有30多亿元。这在侧面反映了禅城用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以往城市化留白的决心。
某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开始的三年城市提升计划给禅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随着禅城区城市升级计划的逐步推进,区域内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其城市竞争力和对企业的吸引力将大大提升。
纵深▶▷建路盖楼修补城市化“裂痕”
佛山市去年开始启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禅城在此轮城市升级中,承担着重中之重的任务。
近年来,加紧修路盖楼是市民对禅城的最深感受。而在市民感受和以上数据的背后,则是禅城对城市化“跃进”以及打造品质城市的决心。
在老城区,不少市民仍记得东方广场附近的几条老路在去年修路时“全线飘红”的堵塞情景,但在建新路拓宽、祖庙路改造、佛平路改造、部分公交站点改造等一系列针对老城区的修路举措完成后,不少市民看到了城市升级带给禅城的“蜕变”:路通了,环境靓了,市民停车不再见缝插针,而是井然有序。
而在季华路这条城市“大动脉”改造完毕后,其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无疑将更为长远。
改造前,从南海大道到季华大桥全程约40分钟。改造后,全程无红绿灯,车速可达60公里/小时,通行时间只需10分钟。
另外,在低端污染企业转移、环境好转之后,作为中心城区,产业如何升级、城市如何提升、产业和城市如何融合发展成为禅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高楼大厦在该区拔地而起,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几年前纯房地产小区纷纷拔地而起,如今却是产业载体越建越多。此背后最直接可观的现实是,与房地产业畅旺发展、卖地价格节节攀升的年份相比,去年以来的禅城区土地拍卖市场与以往相比有了极大的转变,产业用地的占比前所未有地扩大。
一直以来,禅城的“堵困”尤为明显,缺载体、环境与城市地位不相符等问题也一直阻碍着该区的招商。
城市化“裂痕”亟待修补,而城市化进程有其自身遵循的内在规律,按照外在规律以及城市实际情况来行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通过梳理好“毛细血管”,打通“微循环”,以及建好产业载体引好凤,禅城对此无疑已找到城市升级、增强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
通过观察一连串的数据与现象,禅城城市化扩张的步伐,脉络清晰可见。
■ 链接
今年新建保障房1192套
历年来,保障房的建设情况都备受市民关注。
2010年,禅城区宣布建设1400套保障性住房;2011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则达到顶峰,要建4000套保障性住房;随着上一年保障房建设的大兴土木,2012年该区开始减少保障房建设任务,最终开建2600套。
最新消息是,去年该区提供3.74公顷的公租房用地,今年缩减至0.1897公顷,公租房用地大幅减少。
根据禅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待出让地块一览表,该区今年将出让桂澜路以东等10宗商服用地,总面积约为65公顷;出让紫南污水厂西侧等工矿仓储用地共6宗,总供应面积约为26公顷;出让朗沙路北侧等住宅用地共8宗,供地面积约为38公顷。总供地面积约为128.9公顷。
在住宅用地中,晒莨地1号文庆桥东侧地块其中0.1897公顷将用于配建保障性住房。
纵然今年保障房用地供应量比去年骤减95%,但今年“入市”的保障房并不会减少。
“禅城区今年的保障房任务为1192套,已经安排建设了。”禅城区国土建设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其中一部分通过配建实现,一部分则为新建的项目,以及部分人才公寓。“目前这些项目已经报到区里等待批准,而文庆桥东侧地块的0.1897公顷土地将列入明年的保障房建设计划中,予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