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是时候和“洋垃圾”说再见了
时间:2013-04-15 22:41: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赵海建 

    由于遭中国拒绝,数百吨垃圾去年12月被运往它们的老家——英国。但这则消息带给中国人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英国环境部门在最近的一份文件中承认,该国每年有1200万吨的分类垃圾“出口”到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其中,每年运往中国的垃圾约为200万吨。英国方面同时承认,许多垃圾在这些国家只是被埋掉了事。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许多发达国家都在肆无忌惮地出口垃圾。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自2000年至2011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垃圾交易额从最初的7.4亿美元飙升到115.4亿美元。日本媒体此前的调查发现,该国每年向海外出口的垃圾高达1000万吨,而主要出口对象也是中国。与此同时,一些电子和医疗垃圾还被许多发达国家以“扶贫捐赠”的名义转移出去。

    对于这些垃圾输入国来说,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在遭非法掩埋后,那些电子和塑料垃圾往往经过上百年都无法降解;而如果被堆积,它们会随着风吹雨淋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繁生各种病菌。在索马里,每当洪水来袭时,“洋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就会渗入地下水,这使得渔业资源遭破坏,成为催生海盗活动的原因之一。最终,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中“生根发芽”,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自然,没有不挣钱的买卖。英国生活垃圾“产量”每年高达2700多万吨,每年要花费26亿英镑用于收集和处理。很多垃圾处理公司都愿意将垃圾出口,一方面,英国地方政府会支付每吨35英镑的费用;另一方面,它们也因此省下了大笔的垃圾处理费用。而且,这些公司在进口商那里还可以大赚一笔。对于那些输入国来说,许多人也因此发家致富。

    在这笔看起来让多方获益的买卖中,发达国家将垃圾处理问题轻而易举地转移了,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环境污染成本远远超过了收益。以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一贯标榜“环保至上”,但这一事实将它们的“绿色信誉”破坏无遗。如果看看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碳排放转移”问题,此举就不足为奇了。英国消费品大多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都算到了这些国家头上,而它自己的排放则表现“不俗”。

    20多年前,美国人劳伦斯·萨默斯从经济理性出发,阐释了发达国家将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性”。他宣称,在非洲人烟稀少的国家,空气污染水平与洛杉矶和墨西哥城等严重污染的城市相比还很低,所以,把污染物排放到还处于“欠污染”的发展中国家,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是“合适”的。今天,萨默斯仍然被很多人批评为“生态帝国主义”的“代言人”。至少,当英国政府对垃圾出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生态帝国主义”的影子。

    然而,这已经不是那个发达国家能够为所欲为的时代。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上演驱逐“洋垃圾”的剧目。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话来说,“随着中国环保意识的苏醒,‘洋垃圾’被输入中国将越来越困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