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构建制度权威,不在于破坏式摧毁
时间:2013-04-07 19:11: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海建 

    笨重的钩机转动着履带,挥舞着铁臂,3600余辆电动车被悉数摧毁!对于深圳启动“禁摩限电”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并用“毁电”表决心时,深圳民间组织及车主代表发出了不同声音:公民财产,怎能被销毁?对此,深圳交警局回应称,销毁电动车是有法律依据的,并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督。(4月5日《南方都市报》)

    3600多辆电动车被“擎天柱”一扫而散,场面惊悚、气势摄人。眼下的舆论,大多在给摧毁行为做“是非题”:比如合法不合法,有理还是无理。有人说,这电动车是市民的,哪能这么玩;但执法者也不是没有道理,罚没品与你家里的私产,显然不是一个概念。有人说“修订长达11年之久的电动自行车国家强制标准有了最新进展”,这些被禁被限的电动车可能马上就要合法漂白;但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显然还得遵循看得到的规矩。

    唯一值得说道的,倒是这种摧毁的方式。今年1月底,上海工商部门首次对查获的违规电动自行车实施“无害化销毁”——首批230辆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经过拆解、分类和再加工后,将作为原材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合理拆解、理性利用,总比一股脑“狂杀滥砍”有益多了。何况,电瓶等设备如果靠“摧毁”,确实很容易带来环境污染风险。

    如果纠结在以上“道理”层面,显然你就没有读懂深圳相关部门摧毁数千辆电动车的“官方意图”。这些浅显的分歧或纠葛,路人皆知。但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摧毁的方式:一者,这种“公开摧毁”的架势,令人很容易联想起“游街示众”的癫狂——前者摧毁的是机器,后者摧毁的是精神。权力寄望借助这种破坏式的公开作为,震慑、吓倒违规违法的预期。这种行为的好处在于,省却了日常执法的苦口婆心,只要“砍刀见血”,执法效率就上去了。换言之,完全不需要从理性的高度完成执法的沟通与交流,只要借助强制力的“黑脸冷面”,逼迫被管理者“就范”就万事大吉。

    二者,如此震撼人心、震撼眼球的破坏式“摧毁”,是为“禁摩限电”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画上了隆重的句号,并以“毁电”的姿态表达着暴力色彩的决心。“2600多”的数字、戏剧冲突明显的画面……这都是“禁摩限电”行动的“政绩”。运动一阵风,执法一阵痛,与其说这是一种“摧毁”,不如说是高调的执法成果展示。但仅仅把数千辆电动车“拉出来溜溜”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轰隆隆“大卸八块”、或付之一炬,叫好或心疼之余,才发酵成了某种舆论张力。“毁”给下面看,这是权威;“毁”给上面看,这是政绩。

    港剧常拿“以德服人”当调侃,对公权力而言,“德”不仅指向温柔的人文规则,更指向谦抑理性的执法方式。构建制度权威,不在于破坏式摧毁,而恰恰在对公民私产、公共利益的“呵护”与“捍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