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凤凰网大型互动辩论节目《全民相对论》在京举办两周年庆典活动“中国思想雅集”高端论坛。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往往不在经济活动当中,而是在经济之外,长期走外源工业化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发展实情,要转向内源城市化发展,依靠内部资源、内部市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以时间和速度换空间和机会
“中国近3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资源代价。”张曙光说,这需要牺牲一点时间和速度来换取空间和机会,进行经济调整和再平衡。
“中国近30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外源工业化道路,我们的市场、资源,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外部市场。”张曙光说,“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外源工业化道路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在就到了要转向内源城市化发展方向的时候了。”
让进城农民能落地安家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把脉下一步发展方向,张曙光认为,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同时推进,当前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还需进行两方面改革。
“一方面,要取消户籍制度和其背后的一系列福利,使农民能够自由进城并能在城市中生活,否则就是‘半拉子’城市化。这其中很重要的问题是怎么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土地改革。”张曙光提出,比如教育资源,现在中小学一个班五六十人,学生有问题课堂上解决不了,就给课外辅导提供了巨大市场。如果划分成小班,每班不超过20个人,课堂上老师就能一一解答疑问,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解决了教育本身的问题;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但老年产业发展还是相当落后,这能为更多进城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在住房方面,不管是廉租房,还是保障性住房,考虑的主要是城市贫困人口、无房人口,只有少部分省市把农民工包括在内,如果能从需求到供给都作出调整,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