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注房地产调控的人们不难发现,决策层的此次表态与以往有了些许不同,其中“稳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取代了“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扮演着整个表态的“统领”角色。事实上,尽管有5地对调控政策的微调被叫停,但截至目前,仍有近30个城市从各个方向对政策微调做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坚持”变“稳定”背后的潜台词。5月21日一篇文章的题目,似乎给目下的调控做了一个“注脚”:《楼市调控进入生死博弈期》。
不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看来,楼市调控命运几何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来石参加“2012中国产业地产高峰论坛”期间,秦虹明确表示,目前进行的房地产调控仍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同时,秦虹也给楼市服下了另外一副“定心丸”:她表示,决策层主导的房地产调控并非要扼杀房地产,更不是要消灭房地产,而是要让房地产“戒掉”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烟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调控关乎房地产与经济稳定更关乎社会稳定
2012年,本轮房地产调控走进了第三个年头;同样的,关于本轮房地产调控合理性的争论也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一个原本应当由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支配的经济领域,是否应当由决策层手中的“指挥棒”进行指挥?
对此,秦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房地产调控对于抑制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她指出,对于国内多数家庭而言,买房是稳妥而又无奈的投资选择:与黄金、股票和期货等投资渠道相比,房产的投资风险相对比较低,安全系数却比较高;近年来,不少家庭品尝到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增值“红利”,更催生和刺激了更多的投资性购房需求涌入市场。
不过,此时的房产似乎成了一堆堆变相的金条,拥有房产多的家庭与拥有房产少的家庭,甚至有房产与没有房产的家庭,中间的财富差距也在房价的上涨之中不断扩大,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由此孳生。联系石家庄城中村改造大潮中一个个一夜暴富的家庭,秦虹的上述观点恐怕并非虚言。
房价带来的暴富“盛宴”不止发生在普通的中国家庭,房地产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在诱惑着大量的中国企业。秦虹指出,像石油、化工、服装、家电这样与房地产“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提着大量资金投身房地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一些地方也因此催生出了房价泡沫。秦虹不无忧虑地表示,一旦房价泡沫破裂,这些艰辛建立起来的中国企业不仅将从房地产市场中“扫地出门”,同时也会元气大伤,届时受害的将是中国的实体经济。
在秦虹看来,房地产调控已经不止是某一个经济领域的大事件,它更是一场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健康的“救赎”。
扬州新政不能等同于救市
似乎从2010年4月新“国十条”开始,每逢重大政策跟进出台,“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都会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但秦虹认为,“最严厉”并不意味着决策层要通过调控伤及房地产“筋骨”。秦虹明确表示,房地产调控并非要扼杀房地产,更不是要消灭房地产,而是希望“一保,一压”达到澄清楼市“寰宇”的目的,即“保”刚性购房需求,“压”投资性及投机性购房需求。
不过,对于前不久扬州为鼓励购买成品住宅出台的新政,秦虹的判断出人意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住宅精装修一直是住建部重点扶持和鼓励的方向,扬州新政是符合这一方向的;况且无论是精装修住宅,还是购买精装修住宅的购房者,无论是在扬州,还是在石家庄都是相对较小的群体,因此也很难将其与救楼市画等号。无独有偶,住建部的另外一位官员也在近日表态称,住建部目前并没有叫停扬州新政的计划。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住建部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调控夹缝中的城市勃兴房地产的新机遇
那么,在严峻的调控政策夹缝之中,房地产是否已经全无机会?秦虹认为,不应如此悲观。她指出,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同时,决策层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普通商品住宅供应,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秦虹指出,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20%的城镇居民家庭将住进政府提供的保障房;换言之,剩余80%的家庭还需要通过商品房解决买房问题。80%家庭背后的住宅市场,依然是广阔而诱人的。
农村人口进城和城市拆迁改造,在秦虹看来不仅是中国城市勃兴的契机,同时也是房地产储量惊人的新“金矿”。反观要在2015年将人口从目前的200万人扩容至300万人,并誓要拆迁改造二环内所有城中村的石家庄,房地产,特别是新建商品住宅的前景更是不可想象的。
房地产是暴利行业“太好赚钱”时代早已作古
调控虽严,“钱景”看好。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还有“一本万利”的机会?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秦虹,给开发商们结结实实地泼了一盆冷水: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一面是百姓疾呼“暴利”,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房企平均7%的利润率。那么,房地产究竟是不是暴利行业?对此,秦虹给出了正面的回应。她透露,如果计算全成本利润率,房企平均7%的利润率并非假话;但如果计算自有资金利润率,房地产入选暴利行业几乎毫无悬念。
秦虹指出,以往房企“撬动”项目多数是通过金融机构信贷融资,真正用到的自有资金比例很少;换言之,房企是在用银行的钱去赚钱。然而,随着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在适度放开首套房贷之外,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对房地产“扎紧了篱笆”,房企“跑步进银行”融资的难度正变得越来越大。就算越过了审批这一关,贷款利率市场化也使房企融资的成本“水涨船高”。面对以往信手拈来的资金“荷包”变脸,房企的暴利又该从何谈起呢?
秦虹认为,以往的房地产市场“太好赚钱”,有本事的开发企业只要能够拿地、融资,就能轻松启动一个楼盘,坐等赚钱。但在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洗礼下,这样的“好事”将一去不复返。谈到此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同样是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杨乐渝的那番定论:本轮房地产调控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激情澎湃之余,警示之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