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金融的发展带来村庄治理结构的变化
时间:2013-03-26 15:56:12
来源:城市化委员会 作者:李昌平
村集体成立另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绿园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从工商注册、组织架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开始培养村民成为公司职员,村支两委成员、村能人和年轻人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在村庄建设之初,由村集体的开发公司自主开发土地进行建设,公司既不需要找银行贷款,也不依赖财政资金(财政仅仅通过贴息4%),而是通过养老资金互助社贷款就可以筹集到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作为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不仅养老资金互助社实现了稳定的利息收入,入社老人的养老分红也得到增加,同时有力的促进了村庄建设。
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和绿园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两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 形成了以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为核心,绿园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为主体的郝堂新集体经济联合体,形成了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层,村支部和村委会为政治组织,绿园开发公司和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和党、政、经集体决策机制。
有了力量的村集体开始谋划更大的发展,为郝堂村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作为中部的一个普通小山村,郝堂在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农业产业等均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村庄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在村庄建设过程中保护村庄的历史文化脉络是郝堂村的建设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半年多的调研评审,2011年,平桥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郝堂可持续发展实验村—“郝堂·茶人家”项目。他们认为村庄建设的过程是人心凝聚的过程。为此,他们首先在村庄推广垃圾分类。建立资源分类体系,通过全民参与、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活动,让村民感受到村庄的美丽变化,唤醒对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的记忆,凝聚人心,提高对村庄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其次帮农民盖房子,在帮农民建房子过程中,十分重视和保护村庄的历史文脉和发展肌理,把艺术还给农民,让村民重新发现村庄的价值,增强村民对自己村庄发展的信心和认同感。郝堂村在建设中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同农民一道建设新农村”和“农村建设过程就是增加农民就业岗位的过程”的乡村建设思路,倡导以自然生态、有机环保、生产发展、农民受益、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新农村发展理念,为承接逆城市化发展过程和生态文明时代而设计,探索“农村是有价值的、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新农村发展之路。“郝堂·茶人家”项目开展以来,一直坚持“不用或慎用财政资金”,“多用金融方式少用财政手段”来促进村庄自主综合发展。目前,利用财政补贴和贴息的方式鼓励村民参与改建和新建房屋60多户,筹措资金800余万元,整合项目资源调动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而调动这些社会资源仅仅只需110万元政府财政资金,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和作用。有特色的村庄建设带动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引领的近郊乡村旅游,已开办各具特色的农家乐、茶社、客栈等20余家,解决45户家庭就业问题,形成区域性自然景观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