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的两区同建是一个探索实践、逐步深化完善的过程。主要做法体现为四点:
(一)把合并村庄作为切入点。德州是一个传统农区,1.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8319个村庄,平均每个村庄只有524人,比山东省村均人口少271人。村多村小,多数村缺乏能人,影响了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两区同建参与主体是农民,把分散的农村集中起来,把广大农民动员起来,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领导力量。我们按照“保留自然村、合并行政村”的原则,从2009年大力度推进村庄合并。按照“凡合必选”的原则,大规模进行社区班子竞争选举,在更大空间挑选基层组织力量,将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选入社区领导班子,实现了农村优势干部资源的集中使用,为两区同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也为大社区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
(二)把居住社区建设作为着力点。居住社区建设是两区同建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根据城镇化的特点,在高层面上统筹实施。一是科学规划。抓住省国土资源部门对农村宅基地规划修编机遇,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城乡规划,使城乡每处建设用地都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依据,每个建设项目都纳入规范细致的规划管理,市、县、乡、村四级规划协调一体,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衔接一致。二是合理选址。按照择中、形胜、人文、通达的选址要素,注重群众生产、生活半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地理优势明显、人文色彩突出、路网水系通达的社区新址。三是精心设计。对户型款式的设计,坚持先进理念与群众认可相结合,既依托专业设计单位体现现代元素,又尊重群众意愿体现个性色彩。四是规模适中。根据门槛、腹地和成本效益理论,搞好社区规模测算,做到人口规模与产业容量、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相协调。五是注重特色。搞好社区定位、产业定位和建筑风格定位,无论是规划还是建筑造型、建设风格还是设计功能,都要有特点特色。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农村居住社区340个,已入住农民15万户,我们争取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民居住改善任务。
(三)把园区建设作为支撑点。城镇靠产业支撑,产业靠城镇带动。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我们根据各社区实际,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加快农村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农民生产方式的变化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实现农产品就近加工、农民就近就业。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因家庭负担不能外出务工的中年劳动力找到就业机会。例如在武城县英潮辣椒加工企业,50多岁的妇女为其摘辣椒,每天可收入50多元。我们把市二棉纺厂迁址到平原县王庙镇,企业招收了当地40岁上下的农民工1000多人。在农业园区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全市土地流转已达30万亩。二是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服务和农产品疫病防控、质量监管体系,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在建产业园区876个,68万农民在产业园区就近就业,收入水平是传统农业收入的5倍。
(四)把资金筹集作为关键点。资金是两区同建的第一要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是靠政策性资金,将上级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政策性资金打包,用于社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靠城乡统筹。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置换出的土地指标全市统筹,获取土地级差受益,专项用于社区建设。三是靠社会力量。引进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建设大型超市、卫生所、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四是靠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开发商参与社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既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又将企业利润转化为项目建设资金。五是靠政府投入。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引导两区同建工作。组织“百局帮百区”活动,调动行政事业单位力量助推两区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