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应邀到市委党校,作了题为“全球化危机转嫁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讲座。温铁军认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正引领着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而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把握好“去城市化”理念至关重要。
全球化危机转嫁,让生态文明建设困难重重
何为生态文明?温铁军将其归纳为“尊重多样性、实现可持续”。
“生态文明并非简单意味着建设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而是对多样存在的社会生态的尊重。”温铁军举例说,云南傣家吊脚楼和陕北黄土高原窑洞都有存在的道理,若将其统一替换为钢筋水泥的建筑,就是一种反生态行为。我国已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这必将协调我们从工业文明时代的反生态导向,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多样性导向。
“当前,全球化危机转嫁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困难重重。”温铁军分析,从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大量外移;同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原材料和一般商品,收获货币;发达国家再通过建立金融自由化制度,实现大量货币回流。“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正在承受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的后果。”
推进新农村及城镇化建设,应对全球化危机
在这个客观过程之中,如何平衡?温铁军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既是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有效方法,也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方式。“随着投资不断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等都实现了增值,实体资产大规模增加,我国经济进一步向健康方向迈进。”
“但客观上,我国属于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温铁军指出,大规模投资建设对能源需求极高,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70%为煤炭,煤炭燃烧造成大量污染。而不断投资必然致使消耗进一步增加,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给定的标准来看,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都属于污染区域。”温铁军说,即便过去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工厂相继搬离,但逐渐形成的城市带和产业群,还是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的集中污染。
盲目推动城市化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状面前,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温铁军提出了“去城市化”理念。
温铁军说,城镇化不等同于城市化,不是要从大城市引进大企业、让城镇吸纳传统高污染行业,也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口占比上升,盲目推动城市化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推动城镇化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保留农村地区的生态民宅及文化传统,以一定基础建设为条件,吸引有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入驻,以此化解大城市产业过度集中,人文、资源关系紧张的局面,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