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城市化和经济自由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市民并非只是给予社保,还应给与之匹配的自由流动的权利。这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的最新观点。
周其仁说,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小地方出生,大城市死去。“为什么发生这个过程,一个条件就是经济自由。”
他表示,改革开放后作出调整,允许人的流动。去年达到51%的城镇化,中国来看这个比例比较高,这不仅是城市人口增加,还有创业和择业的自由,交易的自由。
周其仁在解释城市定义时表示,城市魅力很复杂,各国标准不一,但是当人口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聚集和集中到一定临界点,建制上就称为城市。
城市有很多问题,拥挤、生活成本敖贵、空气糟糕,人们抱怨城市,但要求改善城市而非离开城市,这是为什么?周其仁认为,答案就是较高的密度,通常就是净收入更高。
周其仁还表示,统计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与70年代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增长,但从绝对水平来看,51%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化率不高,但工业化率较高,达到47%。这两个数字,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问题。“我们的资源进入了工业,但空间配置还有很大改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