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愿知识改变命运
时间:2013-02-19 13:31:22  来源:光明网  作者:高路 
同一个除夕,不同的过法。

  各大城市,光盘行动如火如荼,而在长沙市内一桥洞下,76岁的徐辉(化名)和另外4名流浪者凑钱做了6道菜,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徐辉在这个城市以拾荒为生,一天走十几个小时的路,翻遍他能看到的所有垃圾筒……

  支撑着老徐走遍城市的信念来自于儿子,儿子在北京读书,明年就毕业了,老徐相信,儿子会有一个远大的前程。如果是童话,那么结局就应该是:他告别拾荒生活,与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现实往往严峻。老徐的儿子毕业了,也许他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也许不能,但不管他有没有个好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得面临以下的问题:结婚、房子、孩子的教育……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下去,不是光有勇气毅力就行的,当你的工资只能疲于应付房租、吃饭等生活成本,一年攒的钱还买不了一个平方米的房子时,什么光荣的梦想都经不起岁月的摧残,你只能看着梦想远离自己。

  这些问题,哪怕让老徐再努力地捡垃圾也几乎帮不上什么忙。而那个时候,老迈的老徐自己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不要让这样的梦想毁在我们手里。如果一个社会只相信“知识没有力量,老爸才有分量”,当知识和奋斗都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时,这个社会也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徐辉不敢告诉儿子自己在捡垃圾,“告诉他了,他肯定就不会读书了”,徐辉说,“我不能让他知道,儿子如果因此辍学,那是毁了他的前途。”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希望儿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哪怕遥不可及,哪怕只是一个梦想。(高路)

  @开心微粉私访记: 这个社会就像桥洞下的严寒和包厢里的温暖一样,真是“冰火二重天”。

  @卖与帝王家:这是幸福吗?

  @狼牙-新龙:社会救助机制的问题。

  @墨绿的墨绿:简单人,穷苦的温暖。在这背后或许也隐藏着这个社会对底层群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Lee宏: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民生问题呀!

  @youqi0:可怜!社会病了!

  钱报网网友晴川:乐观是守望相助,乐观是充满希望……可是,有时候,乐观实在太沉重,沉重到让人心碎。有时候,乐观又太悲哀,悲哀到让人唯有叹息。对一些人,这个社会欠他们的真是太多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