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推进城镇化先要造饭碗
时间:2013-02-19 08:19:50  来源:人民日报 

    春节前,记者到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走访农民。该村一人合地一亩多点,一年收两季,夏季收一千斤麦子,秋季收一千斤玉米,折合成钱,顶多到2000块,这还得不吃不喝。假如靠这点钱,让他搬到县城里住,就算楼房白给,他也生活不起。

    记者还去过临近民权的一个新型农村小区,谁愿意搬,把自己家老房子交出来,推掉恢复成耕地,然后再交10来万,就能在小区里买一套上下两层的房。小区确实整洁漂亮,已经有搬进来的人家。进去一问,女主人话匣子打开了:儿子在城里理发店打工,丈夫在工地上包工,自己也在附近的服装厂干着活,还是住楼房舒坦!

    这两则见闻背后,藏着一个有关城镇化的真问题。

    不少地方,搞城镇化就是占地、拆迁、盖楼、搞房地产,就是大广场、大马路、大景观,就是让农民上楼。宣传时拿整洁漂亮的小区楼房跟农村的低矮瓦房比较:快进城吧,等什么呢?

    这些是挺好,可是,吃饭咋办?

    城镇化,光让农民进了城还不算。只有实现从事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捧上了城里饭碗,才叫城镇化。没有产业做支撑的空心城镇,农民就算一时进来,要么还得回去,要么重蹈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城市化的覆辙,出现大量的贫民窟,成为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

    产业是龙头。可在小城镇,在县域,发展产业谈何容易!

    谁不想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吸纳就业、安置农民、创造利税、带动城市发展?可是,产业不会从天而降,它听市场的多于听市长的。尤其是现在,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不是拿出土地和优惠政策就有东部沿海企业转移过来的,你栽梧桐树,人家也在栽,凤凰的选择也多了。

     在小城民权调研时,记者发现:立足自身的特色,挖掘独特资源,抓核心产业,一步一步去做,倒是个好办法。几年工夫,国内知名的企业聚集过来了,产业群也形成了。万宝公司的总经理说,工人的工资两年间翻了两番,跟浙江已经没有差别了。

    雁阵效应带来的拉动作用,效果初显。

    产业在于孵化。在于扎扎实实调查研究自己的独特资源和优势,以此为梧桐树,孵化产业,让经济规律为农民打造饭碗,这恐怕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毕竟,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用脚投票的。

    至于进城后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诸方面的保障,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那是下一步必须面对的,万里长征,一步接着一步,都要走好才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