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房地产行业“限购令”实施已近两年,“二手房市场再次火爆”的消息近日又有耳闻,畸高房价是否挺过寒冬又见暖阳?
2月4日凌晨5点,本报评论员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房屋登记发证大厅,实地观察房屋登记量状况。现场了解到,尽管房管部门每天向社会发号400个,但仍供不应求。冬夜里,二手房过户再现通宵排队,折射京城楼市的“量价齐升”。
面对民众预期的波动,调控手段还能否祭出新招?跳出房价看房市,新型城镇化的征程上,“住有所居”的幸福梦想如何承载?
政策稳定是民众“定心丸”
岁末年初本为传统淡季,热点区域房地产市场成交却日渐活跃。以北京为例,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分别暴涨5.9倍和5.7倍,登记过户一号难求正因为此。价格方面,有机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达1641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84%。
与此同时,北上广深房价的“风向标”作用也在显现。2012年12月,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54个、同比上涨40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46个、同比上涨25个。
“再不买还会涨吗?”——这是我们听到最多的疑问。实际上,本轮限购调控可谓卡住“七寸”,投资投机性需求已被基本挤出。但仍处在关键时期的调控,也需正视民众预期的波动。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民众预期主要受担忧“土地财政”回流的影响。去年以来,继香河园地块、万柳地块后,北京玉渊潭地块再现楼面价近4万元/平方米的“地王”。而一度受“限购令”冲击,去年同比大幅下跌45%的北京土地收入,仅今年1月便超过去年全年的1/3。受此带动,北上广深等十大典型城市1月土地出让面积同比增长77%,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长更高达263%。
平复民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预期,关键应切断“土地财政”对高房价的再度冲击。此背景下,为政者咬紧牙关保持调控政策的持续性,不重回“土地财政”的老路,方是稳定房价与预期的“定心丸”。
“土地财政”是城镇化之祸
大都市的房价波动,连着小城镇的未来走向。它们的背后,都藏着一只蠢蠢欲动的手——“土地财政”。
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经常感染“土地财政”的痼疾,每每陷入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怪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城镇化”,如何在破除沉疴中前行?
最近举行的地方两会上,可以感受到各地推进城镇化的旺盛热情。19个省区市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最高达53%。新一轮地方基建投资潮的涌起令人担忧,一些地方会不会放松或变相放松限购?
“土地财政”一时之间也许能解城镇化资金之需,但单纯依靠它推进城镇化,只是饮鸩止渴地加速房价上涨,阻碍内需的扩大、抬高城镇化的门槛。
居民收入中,房价占比越高,消费占比就越低,扩大内需的后劲就越不足。而房价收入比远离合理区间,并非大都市所特有,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也动辄过万,严重影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扩大。
当务工收入难以承受城镇房价时,城镇化或呈现“潮涌”般的农民回流现象,或步入“城中村”、“贫民窟”的歧途,必然妨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无节制地依赖土地财政,必将导致房价畸高,让百姓难以安居,也销蚀着城镇竞争力。同时也是一种吃子孙饭,透支未来资源的做法,使地方同时面临继续发展和民生还债的双重压力。
城镇化不是砖头瓦块的堆砌,“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它需要地方政府摆脱靠地价房价拉动GDP和财政收入的诱惑,更多关注城镇化的质量,关注居民生活的改善。调控不懈怠、房价不折腾,把宝贵的精力集中到构建幸福的人居环境上,向上负责的“政绩”与向下负责的“民生”才会真正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