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科院发布 《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中国内地城市化率达51.3% ,而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化率约64% ,珠三角城市化率超过80%。中山城镇化率已达87.9%,但仍面临土地资源紧缺、人才聚留难等发展瓶颈。
去年,中科院发布 《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中国内地城市化率达51.3% ,而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城市化率约64% ,珠三角城市化率超过80%。
与其他城市相比,中山城市化率高企,城镇化率达87.9% ,中山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加速期,从珠三角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的现代化城市。对于中山城镇化率目标,《关于提高中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近9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中山城市发展还处在快速外延发展阶段,实际许多城镇还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城镇化发展还面临诸多不足,主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化根基不深、粗放型传统发展方式占主流、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差异大等。在《2012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中山“城乡发展动力”指数仅15.1% ,“城乡发展质量”指数14.4%,“城乡发展公平”指数为14.6%。
土地资源:土地开发强度接近国际警戒线
“30%”是国际公认的土地开发强度临界点,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伟强表示,“中山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经接近30%”。
土地开发强度的警示表示中山后续可供开发的土地指标不够,土地指标不够,对中山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转型升级受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日前表示,“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提升制造、拓展服务,狠抓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集群、重大平台建设与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而想要重点项目落地,就必须提供土地资源。
但是,中山的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30%,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山经济发展每年需要消耗建设用地约2万亩,而省从1997年到2010年给予中山的全部用地指标仅为6万亩,供需缺口相当大,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11年省下达中山年度用地指标计划5167亩,中山争取省厅支持,才追加新增用地指标4600亩;而2012年中山共获批土地9897亩,64个符合报批条件的省、市级重点项目,有57个获得用地批文,对于其余的7个项目因为没有土地指标,项目上马的时间自然延后。
与此同时,中山以消耗土地等资源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方式也触碰到了 “天花板”,难以为继。吴伟强说,下一步除了继续争取用地指标支持外,更多还应放在提高每亩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争取开展城乡统筹土地整治的试点。“有土地没项目,有项目没土地”,这成为许多镇区新一轮发展中的窘境。在全省转型升级战略中,拥有16个专业镇的中山如何率先破题,促进区域内协调发展,考验着主政者的智慧。据了解,中山已经提出“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分配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扶持资金等要素,向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
副市长冯煜荣从另一个方面介绍中山土地资源的限制,中山目前很大的问题是,制造业是中山的基础,但是制造业面临成本上的困扰,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土地成本问题,“中山除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外,一般的工业项目通过土地公开招拍挂进入中山市场,一般的土地招拍挂基本上找不到50万元/亩以下的工业用地,民众镇、三角镇等土地一般都要50万-60万元/亩,工业用地价格高,虽然中山的产业配套好、政府服务好,但是土地成本高,自然影响制造业的利润,所以希望中山下一步发展要想办法。”
人才要素:城市化动力高端要素人才聚留难
“没有人才,人都不够你怎么发展?即使给金融业你做,也要有人先得 (才可以)。”市发改局局长黄桂光提到制约中山发展的人才问题,显得非常激动。南区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留住人才,我们给中高层员工买房、买车,就是希望他们能留在企业,但是每年招聘过来的大学生一年就流失一半,去了周边大城市了,虽然可能工资还没有中山多,但是他们反馈说机遇多、平台大。”
2007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来中山工作的马先生在中山工作两年之后,就又去了上海,“在中山感觉很孤单,工厂在镇区,下班后就只能对着电脑,周末的时候去超市采购一堆东西,就是一个星期了。”这种孤独感或许是刚到一座城市所必经的适应期,但或许也不尽然。
从事商业地产的赵蕊告诉记者,毕业之后一直就从事地产工作,先后在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做过,“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山这个‘封闭’,像深圳他们尊重人才的价值,也利用人才创造价值。而在中山,我像是被展示和炫耀的,整个工作氛围感觉很不好,在东升一家楼盘做时,老板很有钱,开得工资也高,但是却不尊重人;在城区一家商业地产做了一段时间,做事的感觉像是在国企,所有的程序都有可能被卡,一个客户谈了一年还没定下来合同,仅仅是因为财务的主管没能安排自家亲戚在公司上班,做得很累。”
“因为被贴上了‘引进人才’的标签,感觉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研发室还有一位已经做了很久的主管,他就宁愿用自己熟悉的人也不用你。”一位曾经来到中山的“人才”这样描述自己,他认为“人才引进之后,应当正视人才,相信人才,给人才空间,而不要认为他们是过来分享成果、抢占资源的。”
中山让多少人才成为这座城市的 “过客”我们无法统计,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有适合人才生长的土壤,比如产业平台够大、生活配套齐全、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等。
市发改局副局长李永东表示,例如我们在规划一个园区的时候,要作为一个人在里面工作生活的要求来进行规划,也是以人为本,不能把人只是当成生产机器来使用。“现在人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提高,如果是枯燥的生产方式,人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所以工业园区规划的方面,要把人作为社会人来看待,而不是机器人看待,把他的各种需求满足,归属感都会有比较大的促进。不少镇区,白天很多人,晚上可能就空了,这样的话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民个体人的发展也是没有一种安全感的。”
公平失衡:城镇化需要人的现代化
2012年,中山启动户籍登记制度改革,这是城镇化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身份壁垒被打破,淡化了身份识别。但是如果只是通过换个名称,“取消”甚至“废止”狭义户籍制度,甚至想通过模糊城乡户口本的区别,来实现城乡人口的无差别待遇,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是南辕北辙。因此,户口统一名称还远远不够,而在于要落实待遇、统一待遇、取消城乡居民的福利差别上。
2004年深圳就宣布取消农村户口,变成中国第一个 “没有农民”的城市,然而2004年后,在深圳仍然存在原城区与农村地区、原二线关内地区与关外地区的巨大鸿沟,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均衡,政府也没有真正在推动社区经济转型等方面转型,由此就有了一大批拥有城市户籍但仍 “享受”农民待遇的“不农不城”居民。
户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比较敏感,附带了太多的利益,特别是农民,因为这个小小的本子决定了他们在农村的利益有没有得到保障。尽管国家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根本性改革,但这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背景下要尊重历史,农民意愿。“一下子下一剂猛药,没必要,要在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改革。”李永东表示。户籍登记制度要看政府释放的一个信号和导向——城乡要统筹,农民要市民化,农民工也要市民化,政府需要多管齐下推动整个社会人的改变。
而在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平上,在读书郎电子有限公司任职的彭岸青告诉记者,“我身边有许多第一代来中山打工的人,现在年龄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因为学历不高、没有房产,即使按照现在积分入户政策也无法入户,一面是已经回不去的故乡,一面是生活大半生的中山,他们迫切希望融入中山。”
李永东说,新型城市化要求中山在社会管理方面有更多创新。“今年民生工程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选民生工程,也是一个体现,以人为本的体现,中山有一个好的基础,也有好的执政理念,接下来可以做得更好。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管理,社会中介机构,承接政府转移出去的职能,调动社会更多方面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多元善治的要求。”
与此同时,企业的生产和市民的生活方式也要跟上城镇化的步伐,更加绿色低碳环保。低碳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很重要的趋势,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很重要的外部力量,以前消耗资源比较多,带来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我们很多资源不可持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源消耗不起,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尽量少的资源取得快速发展。
区位因素:城区需扩容提质对外抓住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机遇
张珂表示,在10年前开始编制第四轮《中山市城市主体规划》的时候,当时的分析,在交通方面就感受到“中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从大的区位和实际区位上来讲,中山永远都处在珠三角的核心地带,为什么当时又提出来“中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呢?张珂称主要就是交通因素,因为当时中山的交通不便,尤其对外交通上,对外交通的几大构件,包括飞机场、铁路等,当时中山都不具备,都要依附于其他城市,而其他城市不仅仅有这些构件,而且抵达这些现代交通的时间成本远远低于中山。
张珂说,“并不是中山一定要建机场、铁路、港口,关键是中山使用这些现代交通工具时,时间成本都很高”。他表示,深中通道的建设将使中山位于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抵达深圳机场只需半个小时,这是机场和城市最理想的互动关系。“从某种关系上,以后深圳的机场就是我们中山的机场了,因为我们过去可能比深圳中心城区过去还要方便。”
对中山自身发展,内在交通也很重要。“中山20多个镇区发展不平衡,仔细分析,往往落后的地区都与交通有很大关系”。
目前中山正在编制 《中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这其中既有各个镇区之间联系的市内交通,也有融入珠三角的对外交通,一、二、三环是该规划编制过程中部分成果的体现,“三环”中既有市内交通也有对外交通。张珂介绍说,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60、30、15”,即60分钟的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30分钟镇区互达,15分钟可上高速的要求,该规划提出中山要建设 “5轨道7高速6纵5横”的交通体系。
张珂表示,以往中山城镇化发展是以工业化拉动的,这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也是一种内在关系,由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现在城镇化水平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就要倒过来,通过城镇转变来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也就是产城融合。以往中山港港区就是工业区,现在就叫 “新城”,城市不是单一的职能,而是综合的职能。在新兴城市化进程中,在内部发展上,中山要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对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而在珠三角城市群的飞跃发展中,中山也要抓住这次机会,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珂介绍说,目前中心城区包括六区四镇在内只有10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人口可达到42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可达到187万人,约占到全市人口的40%。张珂表示,交通可以提升区位优势,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也可以提升城区首位度,拉大城市框架,这也是中山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完善城市功能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完善公共服务,可以发挥集聚作用,吸引到更多产业和人才,有集聚才有辐射引领全市发展。”
新闻链接
中山城镇化率2015年近九成
中山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已经发出《关于提高我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根据《意见》中山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城市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为纽带,以主城区为核心,东部、西北部与南部为副中心片区,多个特色镇为节点的“一主三副多节点”城市格局。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功能性枢纽性设施更加完善,公交体系、信息网络、生态保障、节能减排等全面进步。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孙中山文化时代价值不断提升,全民修身行动成效明显。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接近90%,新型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在具体做法中包括,从2012 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7500万元用于城市空间规划。对接省建设珠江口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完善我市各项规划,加快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全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加快形成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格局。到2015 年中山要完成复兴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5处,全市建成省级宜居社区59个,全市完成名镇建设2个、名村建设28个,全市建成绿道网420公里,全市范围内完成建设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全市完成建设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