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的2012年,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梳理、总结并评价中国城市化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现特以“2012年中国城市化十大新闻事件”发布。
NO.1 十八大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点评:“农业转移人口”替代过去惯用的“农民工”,将他们看作与城镇原住民一样的城镇“常住人口”,并要求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城镇居民,反映了决策层对中国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但要想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二是要改革征地制度。
NO.2 各地“异地高考”政策陆续出台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青海、西藏、新疆外,已有28个省份公布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这其中,浙江、江苏等地的政策颇受赞誉,多数省份也被指称“有诚意”,而争议一致指向最后“堡垒”——北京、上海、广州。这三者中又以北京推延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表态招致最为激烈的讨论。
点评:“异地高考”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结果显示,有48%的网友认可这一观点,支持实现“异地高考”。
NO.3 北京“7·21”特大暴雨暴露城市建设短板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此次降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成灾面积14000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79人遇难。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全市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点评:一场暴雨,暴露出中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防汛能力严重不足的短板,城市基础设施“重地上,轻地下”的发展思路,让增长高于一切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脆弱性一览无余。排水系统建设要尊重科学性、长期性、规范性,在不可逆转的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潮中,排水系统比高楼大厦更能代表现代化,大自然的挑战和突袭,给城市设计及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教训。
NO.4 PM2.5折射城市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2012年5月24日,环保部公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全国74个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国控点”监测的试运行,12月底前公布监测结果。74个城市中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部分城市,以及各省会城市。
点评:PM2.5作为生僻的专业词汇迅速窜红,成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从各级政府到最高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对象,“PM2.5新政”的登堂入室,意味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个重要的落脚点与支撑点就是治理污染,不再“唯GDP论英雄”。
NO.5 前10月新开工保障房722万套投资上万亿
2012年11月8日,住建部公布2012年度1月份到10月份数据,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基本建成505万套,完成投资10800亿元,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目标任务。统计显示,2012年公租房新增建设230万套,占700万套保障房项目约33%,相比2011年的22%比重大幅上升。建设量的增长伴随着资金的短缺,中央660亿元的公租房补贴相对于高比重的公租房建设量仍显得杯水车薪。
点评:虽然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仍面临不少问题:一是选址偏远、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二是征地拆迁难;三是廉租房、公租房的低回报难以吸引社会资金,且部分城市公租房试点运营情况差强人意。
NO.6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2012年11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截至2012年10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59亿,其中1.25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人享有养老保障。
点评:目前城乡差距是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全覆盖虽好,双轨制也体现我国特色,但行政事业养老、城镇职工养老、居民养老、农村养老等制度级差大,待遇差距也大,不公平,地方负担大,有的出现亏空,经营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NO.7 毕节5名流浪儿垃圾箱生火取暖中毒身亡
2012年11月16日清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流仓桥办事处环东路一垃圾箱内,发现5名男孩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经初步调查和勘验,5名男孩已排除外伤性致死和机械性窒息死亡,尸检结果显示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据介绍,在发现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内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迹,公安部门目前已基本确定3名小孩身份,均为七星关区人,另外2名小孩身份尚在调查中。
点评:五条幼小的生命就此终结。生前,他们如同城市里漂浮的灰尘,无人在意;死后,沉痛的事实却刺伤了千万国人的心灵。都市的霓虹灯照不进垃圾箱,到底还有多少被我们忽视的角落?
NO.8 京广高铁贯通中国 领先世界
2012年12月26日下午4时59分,首列京广高铁G801次列车徐徐驶入广州南站,这标志着当天正式开通运营的京广高铁如约完成了它的处女秀。京广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北起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南至广州,全长229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
点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后,沿线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可有效推动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加快沿线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可以把环渤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高投入带来的高票价,对于普通人来说,乘坐高铁出行恐怕还是一个梦。
NO.9 启东事件温和收官 理性克制避免事态恶化
2012年7月28日,因担心日本王子纸业集团准备在当地修建的排污设施对民众生活产生影响,数千名启东市民于清晨在市政府门前广场及附近道路集结示威,散发《告全市人民书》,冲进市政府大楼,搜出许多名贵烟酒等,并陈列在政府办公楼前。示威过程中,启东市市委书记孙建华遭到民众扒光上衣,市长徐峰被强行套上抵制王子造纸的宣传衣,掀翻汽车、捣毁市政府办公电脑等暴力行为,但启东市领导并未下令警方采取进一步强制措施,警方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
点评:民众在此次事件中的“暴力性”加剧,使得该事件从事发伊始即出现失控,“工厂在南通,排污在启东”的利益分配之争,说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听取民意、科学调研的重要性。而以微博为主流应用的互联网媒体应该意识到传播偏向带来的舆论压力。
NO.10 毒胶囊事件触动药品安全底线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5月,国家药监局通报铬超标胶囊的药品抽检结果,以通化金马、修正为代表的254家企业存在铬超标药品的问题,铬最高超标量达90多倍!
点评:一颗胶囊,一个行业“潜规则”,还有多少出“皮鞋很忙”的闹剧? “毒”胶囊事件触动了人们对药品安全的底线,黑心企业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和商业伦理。业内默认的“潜规则”和赤裸裸的产业链,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监管主体的缺位、行动的滞缓使事态一步步恶化。值得警惕的是运动型执法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水过地皮湿,只能扬汤止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