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地产的冲突与合作
时间:2013-01-17 22:33:44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冯文东 

     城市化网讯(记者冯文东)戴德梁行,UGL集团成员,今日举行了2012年第4季度新闻发布会,分析了中国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地产的冲突与合作。
      

    随着媒体形式的发展,电子商务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融合性,延展出许多创新形式。与其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不如说他是一个创业的商业模式。这几年,随着阿里巴巴、京东商场、当当网、亚马逊等各种电子商务模式与电子商务服务的兴起,对传统企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过去5年,中国的网上零售额以每年平均增长99%的速度发展。其它国家的电子商务的销售也是同步增长的,所不同的是其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为了配合实体店的销售以及物流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B2C 市场 – 前五名电子商务店应运而生。从1999年当当网的市场份额1.4%,总销售额37亿人民币到2005年京东商城的市场份额21.5%,总销售额320亿人民币,2007年淘宝天猫市场份额达到46.8%,总销售额960亿人民币,直至2012年阿里巴巴市场份额达52.4%,总销售额约1万亿人人民币。这些无一不说明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在未来会越来越快,目前运作模式有两种:B2C及C2C模式;实体店及网络平台共享如苏宁、银泰等。

    针对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体,戴德梁行做出简要分析。按照年龄层来看,电子商务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表现在18至40岁年龄层;按照电子商务的商品类别来分,主要体现在电子类、服饰类和家用品三大类;依据对消费单价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电子类的产品,消费者主要考虑因素为价格要比实体店低5%以内,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为品质保证以及退换货的便捷性;针对服饰类的产品,消费者关注的是其产品的多样化以及实惠的价格;针对家用品类的产品,消费者会优先考虑到其方便性,一般不高于卖场价格。

    据戴德梁行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正逐步向商店至消费者的市场靠拢,从2009年的商店至消费者仅8%的市场占有率到2012年B2C提升至30%,而反之消费者至消费者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09年的92%到2012年下滑至70%。这说明购物中心(传统商业至消费者的市场)受到较大挑战。

    同样,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店的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亦愈演愈烈。电子商务销售量已影响传统零售店铺的营业额,尤其对没有品牌的街铺影响较大 。同时,没有完整经营管理模式的零售店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当今零售市场面临电子商业的压力,现有街铺及管理不良的零售店需转型使其具备新的竞争模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