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向大家介绍郝堂村案例情况
改造后的郝堂村民居一景
城市化网讯(记者冯文东)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让乡村建设亦成为城市化进城中必要的一个环节,发扬农民的主体性,让他们团结互助和享受幸福生活才是目的。“郝堂·茶人家”可持续发展实验村项目将秉承以人为本、善做善成、科学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成一个我村我树、我村我品、我村我家、我村我业、我村我根的新农村来证明“农民是有尊严的,农业是有前途的,农村是有价值的”。
1月6日在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郝堂村建设农村内置金融荣膺2012年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奖,案例实践者李昌平与各行业专家学者展开了互动交流与思想碰撞。
郝堂村——这个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东南部山区,全村18个村民组,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人口2140人的村庄,和中国的大多数村庄一样,似乎将归于“沉寂”。这是一个正在凋敝的地方,一只无形的手总是将村庄里的年轻人有组织的带往城市,伴随而来的是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长期净流出,并留下孩子、妇女,还有孤单的老人。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里,村庄都缺乏壮年的男性劳力,以至于很多田地和农业基础设施都日渐衰败,耕地被荒弃。
十年前有一本书叫《我向总理说实话》,这是一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一封信,主题就是三句话,叫“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从那以后“三农”这个词就被社会广泛关注。 又过了若干年,他又写了《我向百姓说实话》,最近又出了一本书叫《再向总理说实话》,对21世纪以来的三农政策做了系统的反思。这就是现任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李昌平。
李昌平,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者,还是一个行动者,他在云南,在河南都做了乡村金融的实验。如何重建乡村社会,是李昌平所正在从事的工作。
李昌平在汇报中讲到,我认为一个大逆转的时代已经开始了,中国究竟该怎么办,我认为大逆转开始了。李昌平认为中国是一个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并存,郊区化和逆郊区化并存的时代。所以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将是城镇化的主要形式,这是一个主要判断。
“我们中国今天的郊区和乡村城镇化的趋势到底是不是一定要城市化?我们现在讲农村城市化,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我们农民才富裕,这是我们经常讲的,这个话对不对?我觉得还可以从绿色环保来考虑,这句话都有问题。我们主流的想法,农村要城市化,住房结构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精神文化城市化,大拆大建,要搞抽水马桶,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农村文明,农业文明是这样子的吗?这个是可持续的文明,大城市的文明真的是可以持续的吗?是符合自然为本?以人为本的吗?这是我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城市的文化下乡,还是传统文化进城呢?”李昌平在汇报中如此说到。
李昌平认为,农村就是农村,城市就是城市,要建设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新农村。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主张就是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这是我们多年的口号。我们理念是走的进去,住的下来,要建设没有垃圾,基础公共设施完备,绿水青山蓝天,小桥流水人家,有机生态,有庭院,有文化传承,有艺术,生态节能环保的建筑,要从保护方面来建设我们新农村。我们认为中国文明的载体在农村,重要载体是村落,庭院,你不要把庭院消灭了,如果你消灭了农村,消灭了村落,消灭了庭院,中华文化的根就没有了。
从生活形态来讲,我们要建设“三生共赢”可持续,有鸡鸣,有狗叫,有田园牧歌,有孝道,有祖宗,有茶有酒,有情有义,有生活有生产的高品质慢生活,我们要建设内置金融,互助合作,集体经济,民主自治和公共生活的村庄共同体。李昌平说。
李昌平介绍,郝堂村带来的很多转变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村两委有力量,自治主体归位了,孝道回来了,有凝聚力了,能够回应村民需求了,村庄美了,发展能力也强了,集体经济也有数百万资产了,社区和谐了。我们改造了房子,建设家庭的污水处理系统,还种茶和荷花。
北京大学景观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作为点评嘉宾,他说,“李昌平介绍郝堂村案例的时候,只是介绍了一部分情况,去过这个地方,他的价值应该是体现在这里:在我们习惯大拆大建搞经济建设的时候,他走了一条不同的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这个村在拿到农村建设经费之后,他坚持认为我这里是一个村,村子里的道路是不能固化的,所以郝堂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只是沙石路,没有水泥路和柏油路,这么一个细节就让我眼睛一亮,我们今天太需要这样的案例了,包括前面讲的案例我感觉都是在占领农村的土地,而不是农村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