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山间公路托起新农村致富梦
时间:2012-12-11 16:13:28  来源:中国网 
    聚银子 拓路子 进园子

  核心提示

  巴中市平昌县,修建一新的水泥路穿过村庄,一边是田野农舍,一边是碧绿的森林,满山草树随风摇摆。

  乡间的各种美丽元素,被公路串了起来。

  这样的乡间公路还有许许多多,密布在四川大地上。每一条路都是一幅生活长卷,写下四川交通建设的智慧,写满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喜悦。

  农村公路既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近年来,全省在加紧建设出川大通道的同时,内部“毛细血管”——农村公路建设分量依然重,连续三年建设投资、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 李梦媛

  平昌样本

  财政小县农村公路如何建

  从成都驱车出发,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近5个小时,到达巴中市区;再前行1个半小时,就到了平昌县城。

  一年来,这个县新建农村公路980公里,有森林通道和城乡客运打造的公共交通系统,俨然一个地方交通小枢纽。

  201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2.3亿元,今年的交通建设总投资已达到18.1亿元。平昌是如何做到的?

  聚银子。平昌县“揽金”的秘诀是,把各个渠道的资金、资源、人脉聚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一方面,整合政府资源捆绑投入。整合扶贫、新村建设、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3.2亿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做到农村公路建设到哪里,项目就配套到哪里,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资金综合示范效应。另一方面,整合市场资源滚动投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通过巴山新居建设整理农村土地,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城市建设用地收益补助农村公路建设。2012年,县财政在土地出让金中专项安排3.4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整合人脉资源捐赠投入,充分发动本地在外的社会名流、企业老板、致富能人支持家乡发展。2012年,全县社会捐资修路超过5600万元。整合民间资源自主投入,2011年以来,全县群众“一事一议”筹集修路资金2.4亿多元。

  拓路子。坚持把农村公路作为统筹城乡的纽带和乡村旅游的精品走廊建设,用景区的理念和标准提高路网建设的品质。值得借鉴的是,平昌把农村公路建设为全域绿化森林通道,按照“1421”的标准,即在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100米、省道两侧40米、乡道两侧20米、村社公路两侧10米范围内规范绿化。全县整合项目资金1.1亿元,栽植各类苗木381万株,绿化公路2100公里;力争奋战三年绿化公路3000公里,培育经济速生林20万亩。

  进园子。一条农村公路就是一条统筹城乡的纽带,带动新农村大发展。全县300公里县道老油路改造,直接带动沿线20个乡镇完成了场镇风貌改造,辐射带动全县建成178个聚居点建设、1.5万户巴山新居,做到了道路延伸到哪里、新村就建设到哪里、环境就改善到哪里。同时,一条农村公路就是一条产业集聚的通道。元山镇中岭、长城、通木、新华等10个村全部完成了村道硬化,促进了猪—沼—菜特色循环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展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发展2万亩富硒蔬菜基地,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做到了道路延伸到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带动农民致富到哪里。

  四川图景

  畅通公路网覆盖全省农村

  四川有广大农村地区,人们都盼着农村公路能修到家门口。一条农村公路就是生活改善、生产提高的希望。

  四川农村公路建设在2007年到2012年间大发展,这是辉煌的五年。

  以实施“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农村公路断头路 (2009—2011年)建设规划、“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乡镇通油(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和建制村通油(水泥)路建设,启动了农村公路“六大工程”。五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3.5万公里,完成投资827亿元,是我省农村公路发展最快的时期;预计到2012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6.3万公里,比2007年翻了一番;新增1605个乡镇、2155个行政村通油路 (水泥路)、18008个行政村通公路,实现92.1%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8.3%的村通公路、65.7%的村通油(水泥)路,分别比2007年提高36、36、47个百分点,广大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得到较大缓解。

  针对我省农村公路的 “肠梗阻”现象,建设者们打通断头路,除掉“血栓”,畅通毛细血管,断头路规划项目累计开工1.4万公里,完成路面工程9639公里,使农村公路整体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全省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成绩斐然,发展理念不断升华,发展机制逐步完善。

  路通百业旺。一条条农村公路迎来了南北的客商,送走了果蔬山珍,也叩开了农民财富的大门,四川农村发展因路提速,蜀乡农民的幸福指数因路而升。5年农村公路的大变脸,正引放出蜀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满园春色。

  “十二五”时期,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政府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灾后重建,特别是抓住部省大幅度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补助标准的发展机遇,在“十一五”实施“油路到乡、公路到村”的基础上,加快实施“通畅通达工程、配套完善工程、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工程、重要延伸工程、农村客运发展工程和公路养护发展工程”六大工程。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1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占 “十二五”规划目标的38.7%,其中,建成通乡公路8387公里、通村公路27927公里;完成重要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708.6公里。

  放眼未来,从此不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小货车、小汽车、摩托车畅行乡间,一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正覆盖川蜀大地,也叩开了四川农民财富的大门。全省城乡也沿着农村公路这条统筹发展的“绿色通道”携手同行,驶入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