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异地高考 破冰倒计时
时间:2012-11-16 12:58:0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袁泉 

  异地高考,堪比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高教资源的不均、户籍制度的牵绊、生源利益的难调,让这项关乎众多考生的政策,迟迟难以落地。如今,31个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具体政策的倒计时已然开启。截至目前,黑龙江率先明确异地高考门槛,江西、云南、浙江等10余个省市均表态将于年底出台方案。

  尽管表态频频,但在落实层面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生态:北上广的举步维艰,高分省的内外有别,中等省份的试点突破,边远地区的敢为人先——不同生态折射的是政策环境、教育传统的截然不同,异地高考的全面铺开不能一盘棋、一刀切;不管是率先突破,还是原地徘徊,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可贵的印记。而异地高考,也将坚定地走下去。

  ——编者

  黑龙江省招办负责人——

  异地生源

  同等待遇

  黑龙江,一个边远省份,这回吃了一次“螃蟹”:全国第一个明确异地高考报名条件的省份。10月29日,黑龙江公布了高考报名通知,规定“须具有我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我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高考(自2013年高考开始实施)。异地高考的黑龙江门槛破土而出。

  不满50字的资格规定就已经把门槛说清、将各方利益诉求都兼顾了吗?万一本地考生的教育资源被外地考生侵占,又该如何解决?针对异地高考政策执行的“技术流”问题,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车行全给出了独家回应。

  关键词:就地录取

  万一指标紧张,教育部承诺将增加指标

  记者:有人担心,如果就地录取会侵占本省考生的教育指标,双方利益如何平衡?

  车行全:在就地录取之外,社会上还有“回原籍录取”的提法。但是,各省考卷不尽相同,评分标准存在差异,招生计划不能串用,“回原籍录取”很难实现。对黑龙江而言,异地高考只能是选择就地录取。

  对于许多人“分蛋糕”的担忧,以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还不存在,有的地市整体只有十几例、二十几例异地高考者,比例不大。另外,在黑龙江要想取得高中学籍就必须有本地初中学籍,初中学籍的确认也非常严格,因此只要通过对学籍的严格审查,就能有效杜绝高考移民问题。

  万一出现高考报名人数激增,影响到本省考生的利益,教育部承诺会增加计划数来确保利益的平衡。我们原则上是在确保不影响本省考生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启方便之门。

  关键词:条件放宽

  对父母职业剔除“稳定”要求

  记者:听说黑龙江版方案对父母条件的要求低于教育部,为什么放宽限制?

  车行全:我们本来打算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规定“父母有稳定合法的职业”,但到中心城市、一线二线大城市工作的务工人员大多数都没有稳定的工作,但“合法”的工作肯定没问题,所以我们就只保留了“合法”的限定。

  “合法工作”的定义并不复杂,父母有与工作单位的工作合同、纳税证明,甚至有单位的介绍信就可以。另外,我们对于“合法稳定住所”的规定也并不强求必须有自有住宅,租房合同也可以,再不然,出示有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证明在此居住也可以。

  对于父母职业属性的宽限,可以说是黑龙江的亲民之举,更是首创之举。

  关键词:保障公平

  如何享受优惠政策仍在研究

  记者:目前的异地高考细则并不完整,是否会在执行中出现歧视的问题?

  车行全:我们既然允许报名了,就会保障异地高考生源享受同等待遇,所有的政策都会在事先出台,而不是事后再出台限制。

  关于配套政策,我们仍在研讨之中,比如照顾政策,原先是我省具有户籍考生才能享受的,比如民族政策、应届生政策、体优生政策,务工人员子女是否享受这些政策,程度如何掌握等等。因为距离录取还有很长的时间,还不着急,但在年底之前会出台配套的法规性文件,补充进去。(记者 袁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