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八大报告提出“收入倍增幸福感更强”的新目标,让湖北团代表振奋不已。
如何实现新目标,让老百姓的荷包更鼓,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作为基层代表,我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更足,我们真心期待老百姓的荷包更暖和,幸福感更强。”
刘善桥代表:多条渠道让老区百姓荷包鼓起来
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代表分组审议报告时认为,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分。刘善桥说,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农民、居民和贫困人口的收入,减少贫困面。
刘善桥说,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翻番,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老百姓只有荷包暖和了,才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才能从温饱真正迈向全面小康,才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刘善桥告诉记者,今后几年,黄冈将继续推进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让更多老区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多方位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比如集约化发展特色农业,推广生态农副产品,大力丰富革命老区红色、绿色旅游业等等。
陈刚毅代表:一线职工初次分配的比重要提高
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党委书记陈刚毅代表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指标就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这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
陈刚毅注意到,报告专门用了一段论述“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并明确“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些都是提高普通百姓收入的重要有效途径。
联系自己所在的行业,陈刚毅认为,人力资源是第一成本,有必要努力提高一线职工初次分配的比重,比如技术工人、建筑工人等等,应该让他们的辛苦劳动得到更多回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是企业、行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措施。
余凯新代表:技术型农民工一天收入三五百元
余凯新是湖北代表团中唯一的农民工代表。今年43岁的余凯新,是孝感市春兴劳务公司施工队队长、党支部书记。20岁就来北京打工,从抹灰工干起。这几十年来,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民工也要懂技术,技术型农民工收入越来越高。”
如今,余凯新的队伍有2000多人,足迹遍布北京、吉林、辽宁等地。在他的施工队,大多孝感老乡干的都是技术活,或者搞管理。
“孝感工人有巧劲,大多干的是技术要求较高的抹灰工。毫不夸张地说,在东北三省的大小工地,90%的抹灰工是孝感人。”余凯新说,熟练的抹灰工一天可拿到300多元工资,需要“抢活”的工地,每天超过500元,一般的工人每年可纯赚5万元左右。而会贴石材的农民工,收入则更高,一天可拿到四五百元,一个月下来收入过万。
不过,让余凯新忧心的是,即使建筑工的收入越来越高,可愿意当建筑工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了。“我的施工队伍里80后、90后不到10%,他们宁可选择收入低一点的工作,也不干这种辛苦的活。”
“如果进城务工农民的生活环境更好一些,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也许会改变部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余凯新希望社会能给农民工更多理解,期待农民工获得更多公平待遇,“这不仅是我的愿望,更是所有基层农民工的心声”。